在香港刚回归的第二年,西方最大资本巨头索罗斯就公开宣布,要进攻香港,还在各大媒体上大肆宣扬“香港必败”的言论。随后,香港的股市就开始大幅暴跌。
1998年8月28日,中央人民银行的两位副行长亲自赶到了香港,当地所有外汇储备机构、各大国企都24小时待命,随时听从中央的资金调配。
在狂风暴雨中,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郑重承诺: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香港正式和索罗斯的开战!
香港最后赢了吗?这场“战争”为何如此来势汹汹?
神坛上的索罗斯20世纪90年代,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进入了经济衰退期,为保持汇率,他们坚持将英镑与德国马克固定在一起。
即便如此,这一切还是没有躲过美国金融先锋索罗斯的眼睛,他利用英国经济下滑的弱势,指挥旗下的量子基金,大规模做空英镑。
在这个过程中,索罗斯一共抛售了100亿美元的英镑。虽然英格兰银行试图通过提高利率和购买英镑来维持汇率,但最终还是力不从心。
最终,在索罗斯的操作下,英镑对美元汇率从1.87暴跌至1.69,英国也正式宣布,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虽然这件事让英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重创,但却让索罗斯轻轻松松赢得了2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
尝到甜头的索罗斯没有就此止步,反而开始将目光转向正处于经济腾飞期的亚洲。
为了确保行动的成功,索罗斯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来筹划对泰国的进攻。
在这期间,他密切关注泰国外汇储备、贸易赤字和房地产市场等经济指标。同时,他还在暗中积累资金,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操作做准备。
1997年,索罗斯一边大量抛售泰铢,一边通过旗下的媒体渠道传播泰国经济过热、金融体系脆弱等有关泰国经济的负面消息,引发了市场民众的担忧和恐慌。
紧接着,泰铢汇率开始快速下跌,从1美元兑25泰铢跌至1美元兑55泰铢。
泰国央行试图通过抛售外汇储备来维持汇率,但最终耗尽了300亿美元的储备,被迫宣布泰铢自由浮动。
这一决定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抛售潮,泰国股市应声暴跌40%,房地产市场也随之崩溃。
泰国的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货币也相继贬值。
韩国和日本也未能幸免,其股市和货币同样遭受重创,而这场始于泰国的金融风暴,最终演变成了席卷整个亚洲的经济危机。
在亚洲金融危机如火如荼之际,索罗斯又将目光投向了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
兵临城下1997年7月,香港回归中国仅仅过去了十几天,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开始对香港的股票、汇率和期货市场展开试探性攻击。
随着投机者的行动,港币在外汇市场上遭遇大规模抛售,汇率急剧下跌。
这种情况迅速引发了市民的恐慌,许多人蜂拥到银行提取存款,香港的金融市场陷入一片混乱。
面对这种局面,香港政府迅速在市场上,通过回购港币的手段来稳定汇率。最终,港币汇率暂时稳定在7.7500左右。
这次试探性攻击让索罗斯等投机者获得了巨额利润,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已经摸清了香港金融市场的底线。
此后,索罗斯等投机者开始筹划更大规模的攻击,并将目标锁定在1998年7月到8月,准备在这一时段发动最终的总攻。
1998年8月5日和6日,投机者连续两天分别抛售了超过200亿港币,导致恒生指数大幅下跌,从原本的8000点直逼6000点。
股市的暴跌迅速蔓延到其他领域,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大幅度降价,一些地产项目甚至出现了停工现象。
香港的零售业也受到严重影响,商场人流骤减,许多商户面临倒闭风险。
与此同时,银行系统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一些中小型银行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
1998年8月13日,香港的股市再次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暴击。当天,恒生指数跌破6600点,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这一天,香港股市市值蒸发超过5000亿港元,相当于当时香港GDP的三分之一。
有分析人士预测,如果索罗斯继续发动攻击,恒生指数可能进一步跌至5000点以下,而这也将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至10%以上。
在这个人心惶惶的关键时刻,香港财政司司长曾应权公开发表讲话,誓言要不留余力的"保卫香港"。
他强调,香港政府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能力维护港币的稳定。同时,他宣布政府将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恶意做空行为。
曾应权的讲话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恒生指数在当天下午出现小幅反弹,一些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形势。
即便如此,市场的根本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国际投机资本的压力依然巨大。显然,香港自身的力量已经难以应对这场空前的金融危机。
北京求援在局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香港特首董建华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飞往北京寻求支持。
董建华抵达北京后,立即与中央政府高层进行了会晤,详细汇报了香港当前面临的金融压力,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经过深入讨论,中央政府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承诺不惜一切代价支援香港。
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后,香港政府开始制定应对策略,准备与国际投机者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金融保卫战。
8月14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记者会上宣布,香港政府决定直接入市干预,以遏制投机者的攻击。
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香港一直奉行自由市场原则,政府很少直接干预市场运作。
随后,曾荫权带领一支精干的团队,日以继夜地监控市场动向,通过适时调整银行间拆借利率、限制股票做空等措施稳定金融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企业和资金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为香港政府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在香港政府和中国内地的共同努力下,投机者的进攻一次次被抵挡。但这还不算完,真正的决战时刻还在后面。
8月28日,一批重要的期货合约即将结算,这将成为香港政府和国际投机者最后的决战点。
最终对决8月28日早晨,香港股市开盘后不到5分钟,交易量就突破了历史纪录。恒生指数急剧波动,投机者疯狂抛售股票和期货合约。
为确保市场不会因为突然的抛售压力而崩溃,香港政府勇敢地承接了巨量的抛单。
在这关键时刻,中国石油、中国邮政、北方工业等国有企业纷纷大举入市,购买投机者抛售的资产。
以索罗斯为首的投机者们,原本以为,能够通过大规模抛售来压垮香港市场,但现在却发现自己的每一次攻击都被有效化解。
经过一天的激烈交锋,到收盘时,香港股市终于稳住了阵脚。恒生指数最终收于7800点左右,成功避免了跌破7500点的危险局面。
看到自己的攻击计划失败后,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不得不承认纷纷撤出香港市场。
他们意识到,面对香港政府的坚决抵抗和中国大陆的强力支持,继续进攻将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这场持续数月的金融保卫战,终于在香港和大陆的共同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结语1998年的这场金融保卫战,不仅是香港回归后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国两制"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证明,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维护自身的繁荣稳定。
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为香港与内地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特别推荐】"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解密惊心动魄的香港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