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停火4小时,阻止以占领加沙,美实施缓兵之计,藏着两大算盘

历史知事2023 2023-11-10 18:27:46

最近这段时间,美国虽然在巴以问题上依然嘴硬力挺以色列,但是与这一轮冲突爆发之初相比,拜登政府的调门明显没有那么高了,对把美国拖进中东战争泥潭的内塔尼亚胡政府也明显越来越没有耐心。

G7在东京召开外长会后,发布联合声明,呼吁以色列尽快在加沙“人道主义暂停”轰炸,让外界援助进入加沙。在事后的记者会上,布林肯还明确强调,美国不会支持以色列“代管”,甚至直接“占领”加沙的计划。

美国国务院也站出来指出,美方认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是寻求最终治理加沙地带的合适选择”。当然,客观来说,无论是“人道主义暂停”,还是拒绝以色列“接管”加沙,对于现在的巴勒斯坦而言,其实是一种相当虚伪的缓兵之计。与其说,以美国为首的G7在帮巴勒斯坦人民着想,不如说他们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帮以色列装点门面。

美以

举例来说,尽管在G7的声明发出后,以色列高官对外表示,同意在加沙进行“战术性局部”停火,每天实行4个小时的“人道主义暂停”。但如果不实现永久停火,那么以色列随时都可以再次发动空袭,输送多少物资进去都没用,“人道主义”更是无从谈起。

至于占领加沙,这属于公然违背两国方案。以色列如果真这么干了,无论是内塔尼亚胡本人,还是现在道貌岸然的美西方领导人,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考虑到美国最开始无条件站队以色列,甚至一度还和以方讨论过要不要让其他力量代管加沙的问题,现在的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站位,明显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向。

美国的转向,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目的,就是确保美国好不容易拉起来的小团体,不会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以色列给搅黄了。G7外长会之后的记者会上,布林肯不断对媒体强调,G7想要通过这一轮会议,向世界展示所谓“真正的团结”。不过,需要对外频繁喊出这样的口号,其实本身就证明,现在G7内部在一系列国际热点议题上都面临分裂的风险。

G7外长会

拜登通过积极插手俄乌冲突,短暂修复了在特朗普时期,一度跌到冰点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但是,随着前期美欧对俄罗斯的“核爆”级制裁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乌克兰反攻失败、俄乌冲突进入了垃圾时间,欧洲国家的怨言也越来越多。

巴以冲突爆发之后,美欧之间的利益分歧,更是直接被摆到了台面上。首先,在如何平衡对乌克兰和以色列的援助力度上,美欧之间是存在不同倾向的。美国出于宗教信仰和政治传统,要不惜一切援助以色列,放弃乌克兰。而对于欧洲来说,乌克兰危机才是真正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难题。

美国如果把本该供应给乌克兰的资源抽到以色列,那么欧洲各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压力都会进一步增强。其次,以色列在加沙的所作所为,实在刷新了人类对战争认知的下限。这一轮冲突期间,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政府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已经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公愤。

美欧

欧洲很清楚,如果这时候再继续站队以色列,西方本就所剩无几的国际信誉,就要被倒扣成负数了。支持犹太人虽然在欧洲也是“政治正确”,但仅从利益捆绑的角度来讲,犹太财团和游说集团在欧洲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在美国的。

所以,靠着支持乌克兰刚刚站上了道德高地的欧洲,不会像美国那样,为了帮助以色列就不顾一切地跳进坑里。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组织几次围绕巴以问题的决议草案和修正案的投票中,一些欧洲国家比如法国,明显有意跟美国和以色列保持距离。

意大利和法国都派了医疗船开赴地中海,表示要给予当地受伤平民医疗支援。此外,比利时副首相还公开呼吁联邦政府制裁以色列。欧洲人不是傻子,在巴以问题上,国际社会的人心向背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不会轻易地就被拜登和内塔尼亚胡绑上战船。

内塔尼亚胡

最后,就是在欧洲政界,阿拉伯裔群体是比犹太人集团更重要的票仓。美欧在中东点燃了战火,造成的最重要的、影响也最深远的一项后果之一,就是推动大量中东难民涌向欧洲。这些难民,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欧洲的人口结构。

欧洲政客如果在巴以问题上过于偏袒以色列,基本上就是放弃了一个重要的票仓。所以,比起美国那样旗帜鲜明地“选边站队”,欧洲明显更倾向于“两头不得罪”地和稀泥。这些客观因素摆在那里,就算再怎么缝缝补补,美欧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也注定要渐行渐远。

这一点,从G7新发布的这份声明中就能直接看出来。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声明,就是“含糊其辞”。G7拒绝就巴以问题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只是含糊地表示要“保护平民”,要“尊重国际法”,要推动实现所谓“基于人道主义的暂停”。

巴以冲突

但如何制定路线实现这些目标,所谓的“暂停”究竟要停多久,“人道主义”究竟有哪些内涵,声明里是一句都没解释。记者会上,记者追问G7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是否一致,直接把布林肯问噎住了。布林肯最后给出的回答,大概意思是,都在文件里,自己悟。

一国国务卿被逼得胡说八道成这样,足见得,美国现在除了喊喊假大空的口号之外,也是真的没什么活能整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让美欧之间不至于陷入彻底的撕裂,让全世界看笑话,美国必须从无条件力挺以色列的那条线上往后退几步。

拜登最近不断在公开场合强调美国在警告内塔尼亚胡,在评估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维持美欧最后的体面。除了尽力维护和欧洲的小圈子之外,美国开始对以色列施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应该是担心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入场,导致这一轮冲突扩大化、长期化,摧毁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

伊朗

美国现在最紧张的头号对手不是哈马斯,也不是伊朗,而是中国。之前,就是为了专心对付中国,美国政府才匆忙推动五角大楼从中东撤军,乃至于闹出了“喀布尔大撤退”这样的世界级行为艺术。

这一轮巴以冲突如果能够速战速决还好,但如果真的长期化,对于美国来说,就是过去几年撤出中东做的努力、丢的人都做了白功,一切重头开始。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抵抗之弧方面,确实有利用这一轮冲突,重塑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旗帜的意图。

最近,根据美国和以色列的战报,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已经摩拳擦掌,“多点开花”。也门胡塞武装在本周已经开始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并成功击落一架美军“死神”无人机。以色列北部真主党的攻势也在不断升级。

美军空袭叙利亚

如果以色列不尽快收手,那接下来,伊朗入局,恐怕还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这也是美国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日前拜登下令美军空袭叙利亚东部一处与伊朗关联的武器储存设施,事后五角大楼立即澄清,这是报复此前美军遭到炮击,已告知伊朗美方不希望中东冲突升级。

如果这一轮冲突真的变成蔓延整个中东的全面战争,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就彻底崩盘。美西方在巴以问题上,本身就是责任方,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同时,因为之前的乌克兰危机,北约还陷入了弹药不足的窘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付抵抗之弧,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选了一个错误的对手,十有八九要倒大霉。全世界都明白,现在的美国,在巴以问题上,是真的拖不起。美国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拉住以色列的“狗链”及时止损,那么,就只能等着被这头“狂犬”带进沟里去了。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