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对岸报道,在2月12日,海军052D型导弹驱逐舰“桂林舰”在台岛东北海域进行反潜作业,疑似释放了拖曳阵列声呐。同时,海军还连续两天出动运-9反潜机进入西太空域执行任务。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发现了在该海域有潜伏水下的外军“大黑鱼”。
052D导弹驱逐舰放出一条长长的尾巴,这是主/被动联合拖曳阵列声呐,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反潜探测利器,只有少数几个海军强国拥有。该声呐的线列阵长度超过200米,拖缆长达2000米,能发现150公里外的潜艇,同时拥有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两种工作模式。
主/被动拖曳阵列声纳是近年出现的最新类型声纳,在被动拖曳阵列声纳基础上增加了主动发声基阵。主/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由主动和被动两套拖曳声呐组成,被动拖曳线阵列声呐探测距离比较远,主动拖曳阵列声呐工作频率较低,定位精确,可大范围变深。这种组合可以弥补缺点,发挥优势,特别适合追踪安静型常规潜艇和核潜艇。
拖曳线列阵声呐可以有效地探测隐藏于海水跃层的潜艇。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或“飞跃层”。跃层是海水参数随深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水层。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声速等状态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跃层对潜艇来说,是又恨又爱,在作战中,海水跃层对水下通信和潜艇的隐蔽具有积极的作用。
海水跃层比较适合潜艇隐蔽行动,潜艇在作战中会尽量寻找海水跃层,来隐蔽待击。水面舰在有水下敌情状态下 ,如探测到水下有海水跃层,通常会迅速脱离,以防止自身反潜能力下降,敌方潜艇利用跃层隐蔽出击。
拖曳线阵列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战术优势,那就是可以为载舰(艇)艉部警戒。传统舰艏声呐和舷侧声呐对于艉部有一定的死角,这样当载舰(艇)被对方潜艇从后部跟踪的时候就不容易察觉,非常危险。而拖曳线阵列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帮助载舰(艇)进行艉部警戒,不需要频繁进行航线机动,以确定艉部有无威胁。
主被动联合的拖曳阵列声呐有一个优势,是对潜艇类型不敏感,不管是安静型潜艇,还是热闹型,不管是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其探测性能是一样的。
拖曳线阵列声呐是探测安静性潜艇的最有效手段,由于基阵距离载舰(艇)较远,受到载舰(艇)噪声影响小,基阵深度可变,可以利用海洋有利声学环境来探测水下目标,这些都进一步提高声呐探测性能。美国海军新一代攻击核潜艇甚至配备了2个拖曳线阵列声呐,一粗一细,通过这样复合探测进一步增强水下探测与攻击能力。
主/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可不是随便哪个海军就能拥有的先进反潜利器。目前,只有中国大规模装备了主/被动联合拖曳阵列声呐,即使是美日欧等海军强国,也只是在最新主力舰上有配备主/被动联合拖曳阵列声呐。至于俄罗斯,他们还在黑暗中探索,连门都没摸到,中国在这个领域甩俄罗斯八条街。
从珠海航展等国内外展会来看,国产拖曳阵列声呐还在进一步向更先进型号发展,灵敏度更高。例如新一代的国产主/被动复合拖曳线阵列声呐,低频主动基阵,光纤水听器,国产超细孔径拖曳线阵列声呐。这些国产新型拖曳线阵列声呐研制成功进一步提高国产潜艇的水下探测和作战能力。
这张照片角度好像是潜望镜拍的
到咱们溜它们的年代了[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
PLA:嘿嘿,你小子可别给我逮着了。 [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