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军队遭遇“穿越者”,对方持洋枪却战力奇弱,被打得抱头鼠窜

伍思瑶啊 2025-03-28 17:30:22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神秘的传说如流星般划过,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其中,一则关于东晋军队与疑似来自近代的“常胜军”交锋的穿越故事,在网络上流传甚广,被传得神乎其神,据说还是中国史书唯一记载过的大规模军队穿越事件。这究竟是怎样一段离奇的故事?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真相?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神秘传说的面纱。

【01.故事初起:古籍中的模糊记载】

东晋时期,有一本奇书《拾遗记》,它宛如一个装满上古至东晋奇闻异事的宝盒。在《拾遗记》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中洛涧之战的记载。当时,东晋主将刘牢之兵力薄弱,大将王鹏奉皇帝之命,率领1000多名士兵前往洛涧驰援。

军队一路马不停蹄地行军,临近洛涧时,夜幕已然降临,王鹏便命令军队驻扎休整。就在此时,斥候匆忙来报,前方出现一支约200人的军队,并非友军。

王鹏果断下令,待敌人靠近后放箭射击。经过一番苦战,王鹏所率军队艰难取胜。然而,这段记载极为简略,许多关键信息都付诸阙如,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悬念。

后世有一段野史,似乎为这段模糊的记载补充了不少细节。据说是唐代李淳风编撰的《六朝遗事》中提到,淝水之战爆发,王鹏率领北府兵奔赴洛涧支援刘牢之部队。

在行军途中,王鹏发现前方有敌军。这支敌军在山道中前行,王鹏怀疑有埋伏,于是命令军士用弩箭攻击。

敌军反击时,出现了奇异的景象:有气鸣响,火焰从他们身上冒出,震动原野。王鹏的士兵被火焰击中后,直接倒地,血流不止。这种能喷火且发出巨大声响的兵器,听起来竟与后世的火枪极为相似。

另一部资料,南朝沈约的《建康杂技》(此处原书有误,实际并不存在此书)中则补充了更多关于敌军的细节。书中描述,观察敌军旌旗已残破,上面写着“常胜军”三字。

隐约可见敌军中士气低落者皆黄发、鹰钩鼻、眼窝深陷,仿若胡人模样。这种长相特征,与现代欧洲人颇为相似。但令人疑惑的是,火药传到欧洲是在十二三世纪,中国大规模使用军用火器也要等到明朝的神机营,而东晋时期仅仅是公元4世纪,当时怎么可能出现洋人火枪队?

【02.线索探寻:“常胜军”的真实踪迹】

“常胜军”的旗号为这个神秘故事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在真实的历史中,确实存在一支名为“常胜军”的队伍。据记载,清末有一本《天平战纪》(实际为现代网络小说)提到,清廷旗下有一支洋人的队伍。大清同治三年,即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慈禧太后惊慌失措,向洋人求助。

当时,英国军人戈登带领一千来人的洋枪队参与攻打太平天国,并将其命名为“常胜军”。然而,这支军队在江阴遭遇惨败,仅剩下200多人的残兵。戈登带领残部打算转往合肥,在夜行军至安徽定远县的炉桥镇时再次遭到袭击,200多人全军覆没,戈登仅以身免。但书中并未明确记载他们遭遇了谁的袭击。

令人惊奇的是,安徽定远县炉桥镇古称就是“王洋”,与王鹏遇敌的地点一致。这一系列巧合,似乎在暗示王鹏遭遇的敌军就是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难道穿越真的存在?一时间,这个故事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人对其深信不疑,仿佛找到了穿越存在的有力证据。

【03.真相揭秘:虚构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个故事的源头,就会发现它不过是一场精心编造的虚构故事。

首先,最初记载此事的《拾遗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补遗卷”。而被提及的《六朝遗事》,经考证,并非唐朝李淳风所著,甚至这本书本身是否存在都有待商榷。同样,《建康杂技》也是子虚乌有,《天平战纪》更是一本现代的网络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东晋大将王鹏,在正史中也毫无踪迹可寻。

反观英国人戈登以及清朝的“常胜军”,他们确实存在于历史之中。但“常胜军”在1860年就被太平天国打得损失惨重,后来重组后的主要兵员是中国人和菲律宾人。即便王鹏真的存在,假设“常胜军”在1864年穿越到东晋与王鹏交战,当时也不可能有大量洋人。

而且,1864年太平天国已经走向衰退,在与“常胜军”的交战中,获胜的是“常胜军”,被打败的是太平军的康王汪海洋。如果真有穿越,从逻辑上讲,更有可能是太平军穿越,而不是“常胜军”。

但只要我们保持理性,深入探究,就能发现这些故事背后的荒诞与虚假。在面对各种网络奇谈时,我们应秉持科学的态度,不盲目相信,让真相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文本来源 @绝密研究所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