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品牌大杀四方,丰田有点尴尬。
上半年米国的电动车X量排行榜,特斯拉4款车型全部进入前10,并遥遥领先占据冠亚军宝座。要知道,此前丰田霸榜前五很多年。
一穷二白之下,丰田还能奋斗成地球村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成功端掉敌人的老巢,如今怎么就落后了?
别看近年来丰田家族的第四代丰田章男三天两头diss电动车。一会儿说“电动车是过度炒作”,一会儿又说“生产的电动汽车越多,二氧化碳排放就越严重”。
很多人不知道,当年马钢铁侠微末之际,也曾与丰田章男有过“甜蜜期”。
可惜丰田公司内部的人很不满意。一向都是抠抠搜搜过日子,怎么到你做社长就乱花钱,尤其是纯电版RAV4的销量是真心不行,一年才卖2000辆,连丰田混电普锐斯的18万辆零头都赶不上。
内外交困,于是丰田章男和老马很快就“分手”,后来的发展大家也都知道了,丰田章男也哭晕在厕所。
当然啦,也不是说近来丰田喊着“2030年前交F10万辆的氢燃料电池”的小目标不对。
就好比打网游,别人都出副本了,你还在原地想着怎么施法,最后就只能是给自己上坟烧纸了。
今年一季度国内电动汽车的总销量为89.1万辆,而丰田的“ 验证码 ” bZ4X仅仅卖出了4794辆已说明了一切。连造车新势力一个月的销量都能直接把它摁在地上摩擦。
哪怕氢能车优点多多,续航长、〇排放、耐低温、充能快……
比如丰田的第二代 MIRAI 氢能轿车虽然号称“三分钟加氢”是真的,可是动辄七十多w,又有多少人愿意买单?
(当然啦,不排除一部分人爱丰田就跟热爱蔚来一样,愿意掏出真金白银。)
之前在《北美贾布斯,痛揍丰田老大哥?》提过,单单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就占据了整车C本的64%。
因为电堆以及燃油发动机的三元催化器,都离不开铂金这个贵金属作为催化剂。
而且一辆氢能车,没个50g铂金根本招架不住。
加上氢气本身就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故而对运输、存储的要求都极高。
也因此,国内目前的氢气价格为60-70元/kg。
况且建一座加氢站的成本在300w美元左右,是换电站的20多倍,电动车充电都还没有普及,更何况是更小众的氢能车?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更多车企选择锂电池家用车甚至是增程式电车的缘故。
这个道理,丰田章男也懂。
不然他也不会一边高喊着“电动不环保”;一边大力研发固态电池,前些天还喜滋滋告诉大家:我的固态电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10分钟充满续航1200公里”。
搞氢能,是没得选,因为岛国电力供应受自然环境限制,水电、火电都搞不起来。
(虽然不理解岛国最大的制氢站是电解制氢,环保意义何在)暗戳戳搞固态电池,说明它认可电动车是大势所趋,说不定能有一天像地球村电池巨头“宁王”掌握行业话语权。
什么环保不环保,实则都是生意人心里的算计。
不过什么形式都不重要,对于普通人而言,车企搞内卷让大家享受到更多高性价比的车子的同时,也能促进社会实现节能减排。
何乐而不为呢?注:用户发表的资料、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小帮圈/持G帮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被国内无知喷子谩骂的最没技术含量的丰田,是世界上唯一全产业链汽车制造商,在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包括电动、混动、氢能源等技术储备相当雄厚。中国的优势是用庞大的市场培育自己的汽车产业,如果丰田是中国企业,那么世界汽车品牌只会有两大品牌,丰田牌和其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