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绍康儿子也是北影演员眉眼演技酷似父亲没想到也患癌54岁便去世

韩逸辉娱乐 2025-02-20 19:28:22

1957年,于绍康在八一厂混得风生水起,那时候他可是厂里的台柱子。不管是演坏人还是好人,他都能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就说《激战前夜》和《水》这两部电影,他往那一站,观众立马就能记住这个演员。

后来刘沛然导演要拍《黑山阻击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于绍康来演。谁成想天有不测风云,全国突然搞起了反右运动。有人翻旧账说他1947年进过国军文工团,硬是给他扣上了右派的帽子。1958年开春,他带着老婆和闺女,挺着大肚子的媳妇吴捷峰,一家子被发配到北大荒。

那时候北大荒可不是现在这模样。他们刚到牡丹江农垦局八五八农场那会儿,连个正经房子都没有。六分场刚盖好的土坯房连门窗都没装,北风呼呼往里灌。老于家拿被子毯子堵着破窗框,零下几十度的天气,泼盆水出去立马结成冰碴子。就在这么个冰窖似的环境里,吴捷峰生下了小儿子于凌达。

这小家伙刚出生就跟着爹妈遭罪。老于两口子被安排搞了个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整天背着襁褓里的娃娃走村串乡。姐姐趴在爹背上,弟弟趴在娘怀里,俩孩子打小就在台前台后摸爬滚打。这么着,于凌达三四岁就能跟着爹妈哼戏文,活脱脱长成了个小戏骨。

1962年老于家时来运转。于绍康在话剧《北大荒人》里演的纪庆山火了,北影厂厂长汪洋亲自把他调回北京。四岁的于凌达跟着进了北影大院,和葛存壮家的葛优成了光屁股玩大的发小。别看葛优现在说话逗乐,小时候可是个闷葫芦,唯独对小于凌达特别上心。俩孩子成天在厂里转悠,看大人们拍戏,学着大人模样对台词。

那些年老于和葛存壮可没少合作。《小兵张嘎》里一个演正面人物,一个扮反派,银幕上斗得你死我活,私底下却是过命的交情。可惜好景不长,1966年运动一来,俩人都被贴了大字报。老于年轻时那段国军经历又被翻出来,全家被赶到大兴五七干校种地。八岁的于凌达跟着爹妈在农村一待就是五年,直到中学才回北京。

要说这爷俩真是血脉相承。于凌达打小看父亲演戏,自己也迷上了这行。1979年他和葛优约着考剧团,葛优进了全总文工团,他进了北影厂演员剧团,成了父亲的同事。那时候于绍康正迎来事业第二春,从《大河奔流》到《喜盈门》,老爷子演啥像啥。于凌达跟在父亲身边学艺,把老爷子那套演戏要真,做人要实的本事学得透透的。

1985年拍《京都球侠》时,爷俩头回同台。老爷子演武林高手郝豹子,于凌达扮油嘴滑舌的喇叭五。别看是亲父子,演起对手戏来谁也不让谁。有场戏是弟弟喇叭六遇害,于凌达把那种想哭又不敢哭的劲儿拿捏得特别到位,连导演都叫好。戏里他还露了手唢呐绝活,吹得跟专业艺人似的,这都是小时候跟着文工团下乡练出来的本事。

要说于凌达这长相,活脱脱就是年轻版的于绍康。不过儿子比老爹更精神些,眉眼间自带股机灵劲儿。后来他在《红尘》里演的小黑子,《金大班》里的庞爷,个个角色都透着股子生活气。观众看着亲切,都说这演员演戏不端着,就像身边街坊似的。

可惜天妒英才。先是1986年母亲去世,接着1994年父亲也走了。于凌达36岁就没了双亲,只能把父亲那句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当作家训。那些年他接了不少戏,从《夜深沉》到《中国远征军》,演技越来越老道。可命运弄人,眼瞅着发小葛优靠着《编辑部的故事》《甲方乙方》火遍全国,他自己却查出了肝癌。

听说于凌达生病那会儿,葛优二话不说掏了三十万给他换肝。可这病来得太猛,从查出来到人没了才几个月。2012年冬天,54岁的于凌达走了,比他爹还早了十五年。送别会上来了百十号人,冯远征、齐柏雪这些老戏骨都红了眼眶。葛优戴着墨镜站在人群里,肩膀一抽一抽的。

现在想想,要是于凌达能多活些年,保不齐也能成个老戏骨。他在《热恋》里演的那个小人物多鲜活,跟真事儿似的。可惜啊,老天爷没给这个机会。要说这爷俩的故事,真应了那句老话: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各位看官要是还记得于凌达演的哪个角色,不妨在底下唠唠,咱也听听大伙儿的记忆。

0 阅读:45

韩逸辉娱乐

简介:韩逸辉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