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调查部门在进行人口村庄调查时,查到安徽的金家村,工作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挠。
这里的村民明明也热情好客,但是对于村庄的过去却总是缄口不言。
一旦工作人员想要深入探查,村民们马上就会变脸。
像是在极力隐藏着什么秘密,并且他们也达成了关于隐藏秘密的风气。
慕名而来的专家不愿就此放弃,调查之路还在继续。
村民们究竟在故意隐藏些什么?调查团队最终能够找到这座村庄背后的真实情况吗?
坐落于安徽东至县的金家村,一直都是个神秘的地方。
金家村周边的居民中间,有一个说法一直流传。
说这座村庄笼罩在远古神秘气息之下,外人贸然闯入,一定会受到伤害。
传说经久流传,有关金家村的秘密,也越发扑朔迷离。
当负责国家人口调查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时,周边的人们也告诉他们,金家村村民很少主动和外界接触。
平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也基本不会主动走出村庄,这群人的生活方式也十分传统。
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之下,我国竟然还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存在。
工作人员被勾起了巨大的好奇心,忙不迭的亲自来到金家村探查情况。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金家村的村民并不像外人所说的那样,真正与世隔绝,不愿意与外人交流。
事实上,村民在看到陌生人进村的时候,对他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善意和热情。
而且,在听说这些人都是专业的调查人员时,村民也愿意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带着工作人员一起参观村子的各个角落,向他们讲述自己日常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大家相处非常友好,调查人员本着平等和尊重的原则与他们交谈,他们也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特产,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就在工作人员因为顺畅的工作推进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变故却又突然发生。
大伙儿一起吃饭闲聊,不经意间就聊到了金家村的来历和渊源。
之前还愿意配合工作的村民,突然之间就变得沉默下来。
不管工作人员怎么问,他们都闭上嘴巴,摇摇头,似乎不愿意多说。
难道这座村子的来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抱着这样的疑问,工作人员留了下来,想尽办法让村民开口。
强硬的撬开村民的嘴,这当然是行不通的,无论如何,还是得用态度去软化他们,让他们愿意主动开口谈及过往。
一些历史和社会民俗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也闻讯赶来金家村。
大家齐心协力,想要探索这座与众不同的村庄的奥秘。
村民们并没有感觉到被冒犯,强硬的对这群人喊打喊杀,把他们驱逐出去。
虽然大伙儿还是愿意让他们留下来,但始终对于村庄的具体情况缄口不言。
村民越是这样沉默,工作人员就越是好奇。
他们辗转几处找到了村子里主要的话事人,那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村庄中德高望重,很受大家的尊敬。
他们反复向这位老人表示,团队中的所有人来到这里,单纯只是为了做学术研究和文化探讨,绝对没有别的恶意。
在他们的软磨硬泡之下,老人渐渐相信了他们的诚意,想了又想,把珍藏许多年的族谱拿了出来。
专家团队想要知道的答案,就藏在这本族谱当中。
翻开族谱,学者们发现,金家村不愧是金家村,基本上十之八九的村民都姓金。
往上数个几代,这些人应该都有宗族关系。
再往前追溯,大伙儿惊讶地发现。
原来金家村的老祖先并不是中原地区的本地人,而是从北方远道而来,在这里安居乐业的游牧民族。
他们的祖先,竟然是匈奴。
至于这段历史渊源,还得从秦汉时期说起。
几千年前,匈奴始终是中原大一统王朝最大的安全隐患。
秦始皇下令修整长城,也是为了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
刘邦在匈奴手底下吃过亏,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了休养生息,也没敢和匈奴硬碰硬。
一直到汉武帝时代,在卫青霍去病等千古名将的努力之下,匈奴问题才得以解决。
霍去病把匈奴向着北方驱赶,双方剑拔弩张。
不过,并不是所有匈奴人都对汉朝恨之入骨,与汉朝势不两立。
还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比起争权夺利,更渴望过上安稳的生活。
他们厌倦了战争,也不想继续在战火中和汉朝人纠缠下去,所以选择归顺。
至于带头的,就是一位姓金的匈奴王子。
以他为代表的这一支血脉,没有和其他负隅顽抗的匈奴人一样朝着漠北王庭遁去。
正相反,他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主动向着南方迁移,一路迁徙到安徽一带,并且最终在这里安营扎寨。
安徽处于中原腹地,山好水好,农耕文明相对发达。
于是这群匈奴人渐渐摒弃传统的游牧民族生活习俗,向中原人学习,朝着农耕文明的方向转变。
从游牧民族文明到农耕民族文明,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进化。
有了这样的转变,金家的这支血脉才能够更好的和社会融合,更好的融入传统的居民群体。
这就是金家村的来历,也是广大村民讳莫如深的秘密。
不过让专家团队不解的是,到了现代社会,民族平等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没有人会再歧视匈奴的后代。
既然如此,这些村民为什么还要刻意保守秘密,不愿意对外提起村庄的来历呢?
原来,这并非他们对外界抱着敌意,又或者他们拥有过强的戒备心。
只是因为他们在遵守祖训,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生活。
他们的祖先来到安徽一带,安定下来之后,为了获得足够多的生存空间,也曾与别人发生过争执,还曾有过激烈的争抢行动。
有争抢,当然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就会发生暴力纠缠。
可以说,他们的祖宗基业是通过打打杀杀建立起来的。
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改变,祖先们意识到,过去那套陈旧的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
所以他们索性转变方法,告诫子孙后代,不要主动到外面惹是生非,尽量低调的生活,更不要主动对外讲述本家的故事。
为了长远的考量,祖先给后人定下了这样的规矩。
后人们也能明白祖先的良苦用心,所以多年来一直是自觉遵守,从来没有打破祖训。
说起来,外界对他们的误会也正是来源于此。
他们并不是不愿意和外界接触,只是谨遵先祖教诲,不在外面惹是生非而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向着现代化的模式转变。
村子里早就通了电,通了水,修了公路,村民们也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冰箱和洗衣机。
其实这些人的日常生活,已经和外面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只不过他们对于本家族精神的坚守,却比寻常人更加坚韧。
经过这一次田野调查,许多的专家学者,都被金家村深厚的家风家训和文化理念所深深震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些地处偏僻的村庄或者群落,现在还固执地保留着宗族的观念,没有被更加开放的民风所同化。
他们的存在,是现代文明之下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也是现代人在探索中国古代文化时,能够找到的一项重要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