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湾探险家
编辑|月亮湾探险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一直以来中日关系都是区域局势以及世界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在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重启之际,日方又想要搞事情。
在王毅外长登机访日之前,日方却声称《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这遭到了中方严厉的驳斥。
那么日本在王毅外长访华之前突然搞这一出,究竟意欲何为?中方对于日方这一次的警告又有哪些不寻常的地方呢?
时隔6年重启对话的意义
根据相关部门公开发布的消息,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将会在3月22日的时候再次举行,而上一次举行此次对话,还是在6年前。
这一对话的重启,不仅标志着中日关系的改善,更是两国经济深度融合的体现,中方也愿意同日方一同努力,共同促进中日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而根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消息,王毅外长将会在21日的时候登机前往日本,不仅要与日方共同主持对话,还要出席中日韩外长会。
其实有中日学者将去年一整年,中日之间关系的整体发展方向给罗列了出来,也就不难理解在如今这个时候,中日经济高层对话重启的原因了。
虽然中日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向着回暖的方向发展的,这不仅对于中日关系而言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世界和平也意义重大。
在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日本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国内外的投资热潮很大。
这对于中日双方而言,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科技领域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契机,抓住这个机会,中日之间才能实现全方位的对接。
当然即便是在回暖的情况下,中日关系还是面临不小的问题,就比如在王毅外长登机前不久,日本内阁就宣布了一则消息。
那么日方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宣布了什么消息呢?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中日联合声明》的意义
在3月1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就有记者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此前日本一名议员质疑《中日联合声明》的法律约束力。
要知道,早在1972年的时候,《中日联合声明》当中写入了一条,是关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表述。
这名日本的议员就是对于这一条提出了质疑,表示地方议员是否具有法律义务,遵守相关的立场,对此就出具了答辩书,声称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被提出来,当时《中日联合声明》是中日双方共同签署的,为何地方议员就不受到约束呢?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仅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更是全世界的共识。
如果说一个议员提出的质疑,只是这个议员个人的事情的话,那么后续日本方面直接出具了答辩书,就属于上升高度了。
这不仅仅是对于“台独”分子释放了错误的信号,更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会动摇中日之间关系的基础。
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进行了回应,在《中日联合声明》当中,日方明确承诺过,日方充分理解和尊重中方的立场。
不仅如此,包括《开罗宣言》在内的一系列文件,不仅仅是对台湾归属于中国这一事实的阐述,更是结束战争状态国际秩序的基础。
如果说这样的文件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话,那么还有哪些文件是有约束力的呢?换言之如果不具法律约束力,那是不是说战后国际秩序也不复存焉呢?
很显然中方的这一次回应也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果日方要否认《中日联合声明》,就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否认。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80周年,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质疑,无疑是一种危险的思想和行为。
正如王毅外长所提出的,与其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倒不如谨记一点,借台湾生事,就是在给日本找事儿!
其实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是有迹可循的,自从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以来,中日关系就不似“安倍路线”那样紧张了。
而日本媒体对此也有报道,中日交流应该“以民促官”,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中日交流应“以民促官”
在3月中旬的时候,日本媒体发布了一篇报道,其中提到了一个中日之间交流的概念,就是“以民促官”。
此前不久“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获奖者举行了报告会,而这一场比赛其实从2005年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如今已经整整20年了。
其实在中国很多年轻人,通过动漫、游戏以及电视剧等等,对于日本的文化很感兴趣,因此中日双方的民间交流十分频繁。
而相对应的,很多日本的学者也都十分热衷于中国文化,时常会组织一些大学生组成访华团,来到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科技技术也让日本人感到赞叹不已,中日两国交流文化始终都在进行当中。
很多日本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留在中国工作,而有数据显示,在日本居住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
从这些民间的文化交流成果就能够看出,“以民促官”对于中日之间关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中日之间的关系整体来说,还是在摩擦之中保持着回暖的趋势,尽管还有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是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谈话的重启,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当然对于日方那些无视历史事实的想法,必须要以最明确的态度严正反驳,那些历史真相绝不容任何狡辩和模糊!
另一方面,就像是媒体提出的那样,或许“以民促官”的理念真的能够极大地促进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