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清洁能源行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基本延续 此前政策基调和重点要求,主要包括: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等。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规划到2030年,建设风光电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干瓦(十四五2亿千瓦,十五五2.55亿千瓦),其中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规划装机2.84亿干瓦,采煤沉陷区规划装机0.37亿千瓦,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规划装机1.34亿千瓦。
2024年底,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成功,标志着我国单体容量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投运。该项目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工程区占地面积约为76平方公里,2023年8月开工,总投资155.88亿元。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69亿度,对新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起到重要作用。
资料显示,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风能、太阳能资源占全国60%以上,具备开发数亿千瓦级风光基地的潜力。 风光基地建设可结合防沙治沙工程(如光伏治沙),实现“绿电+生态修复”双重效益。
如果将这1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和荒漠全部开发成光伏项目,理想状况下年发电量可以达到130万*69/76=118万亿度电,而2024年我国的发电量为9.4181万亿度电,仅仅“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送出的电,远超全国人民的用电量十倍以上。
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但是,“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大部分都位于西部新能源富集区,与东部负荷中心距离超2000公里,需依托特高压电网(如±800kV、±1100kV直流)实现跨区域消纳。 同时还需配套储能(如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及氢能制备,解决风光波动性问题。
相信在“十五五”规划中,“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建设目标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