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询问部门同事的春节计划,结果令人深思。众人纷纷表示今年不打算回老家过年,原因各异:有的孩子明年高考,不想走动;有的春节需值班,无法返乡;有的因没赚到钱,不愿消费;还有的觉得回老家花销大,交通、红包及礼品等支出负担重;当然,也有报旅游团一家人在外过年的。
如此种种,似乎都在指向一个现象——2025 年或许是史上最“冷清”的春节。今年春节期间,可能会出现以下四大新现象,背后实则隐藏着传统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其一,社会零售总额不容乐观。以最富饶的“北上广”为例,11 月份的零售总额较去年平均下降约 14%,一线城市如此,普通的二、三、四、五线城市的零售总额亦不太乐观,商家们纷纷抱怨生意难做,过年大家都不怎么买东西了。
其二,返乡潮逐渐向就地过年潮转变。或许电视上还在大力宣传“返乡摩托大军”和“春运”的繁忙,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就地过年。曾经,春节意味着归乡团圆,哪怕路途遥远、车票难买,哪怕火车站如沙丁鱼罐头、高速公路似停车场,人们也会想尽办法回家吃顿团圆饭。然而这两年,就地过年却大行其道。这并非单纯因为工作更忙或路途太累,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如今高房价高消费,使众多年轻人成为漂泊在外的城市候鸟,他们的家似乎更倾向于工作的城市而非家乡。普通话日益标准,乡音却逐渐走样。过年回家看似团聚,却常陷入无尽的催婚、炫富、攀比之中,回家成本与心理压力俱增,于是就地过年成为一种解脱,也是对年味的重新定义。结果便是村里老人渐老,年轻人渐少。
其三,线上拜年成为多数年轻人的新宠。过去的春节,亲戚间需挨家挨户拜年,鞠躬敬茶,热闹氛围让人真切感受到“年”的到来。可如今,只需拿起手机发个群视频或一个表情包,拜年就算完成。饭桌上的预制菜还能跨城送达,确实方便,但年味也随之被压缩,如同吃方便面般缺乏真情实感。不可否认,线上拜年对相隔较远、见面困难的亲朋好友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距离,让问候更及时。然而,这种方式更像是对情感的一种消费品化,朋友圈中铺天盖地的祝福模板和千篇一律的群发信息,让人感觉温度不够热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变得如同打卡一般。科技让人们的距离更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却更远了,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断亲”便是明显例证。
其四,家庭旅游成为热门选择。过去春节围着饭桌和亲戚转,如今春节的脚步已迈出家门。大家不再热衷于走亲戚,大年初一开始逐个景区游玩,有的家庭甚至报团去温暖的南方过年。一家人其乐融融,消费的钱与过去相当,甚至更少些。春节家庭游更像是一种补偿,因平时陪伴家人时间太少,借此弥补。没有了尴尬的催婚、炫富,没有亲戚间的攀比和无界限感的唠叨,唯有放松、享受与释放。
冷静看待,今年过年的这些新现象确实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但也在提醒我们,我们似乎变得越发“聪明”,却也越发“冷漠”。过去的春节或许充满真心,而现在的春节越来越像是走形式,我们用科技替代了情感,用效率取代了温度,用新方式掩盖了旧问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对春节的期待不断变化。但无论变化多快,春节的本质始终是团圆、温暖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