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野火自 2025 年 1 月 7 日起,已燃烧多日,造成多人死亡和数以万计的房屋被损毁。1 月 15 日,香港明星陈冠希就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他女儿 Alaia 的学校也在这场火灾中被彻底摧毁,急需善款重建校园。
他在文中写道:“我请求你们,我所有的支持者前来捐款,帮助 Alaia 和她的同学们能有崭新的校园和更光明的未来…… 我个人会非常感恩您们能提供的任何协助,每一美元都很重要”,并随文附上了募集捐款。
本来这是一件挺正能量的事,但有网民在募捐帖评论区留言:“这是你应得的”。一下子改变了所有的画风,让一件温暖、温馨的事变了味。
陈冠希看到后马上回怼:“一个人得有多糟糕才能说出这种话”,随后曝光了对方照片,并喊话对方所在的学校表示不该录取这个人,甚至将对方妻子的账号也挂了出来。让本来一件很单纯的事,变成一件掺杂公众人物言行、网暴、个人隐私等多方面的复杂事件。
从网友的角度来看,在他人遭遇困难时说出 “这是你应得的” 这样的话,无疑是缺乏同情心和道德素养的表现。即使对陈冠希本人有某些看法或不满,也不应该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表达如此不当的言论。
从陈冠希的角度来看,他看到这样的评论后感到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公开对方及对方妻子照片的行为也存在不妥之处。这种行为不仅可能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还可能引发更激烈的冲突和网暴。
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公众人物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社交媒体为公众人物提供了一个与粉丝互动、展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平台,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许多明星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日常动态、分享生活点滴,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尤其是可以通过高人气和高关注度进行各种形式的变现,与普通人相比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交媒体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公众人物的每一条动态、每一句话都可能被广泛传播和解读,甚至结合这个公众人物的过去的经历、形象、口碑等因素,被一起综合解读。毫无疑问,这当中大多数是含有某种情绪和偏见的,很少出现单纯地“就事论事”的情形。虽然很难说对公众人物是公平的,但没办法,现实就是如此,就如同郭德纲常说的“你挣得钱里面,就有一部分是委屈、挨骂换来的”。
在陈冠希的这次事件中,有人认陈冠希作为父亲和男人,对黑粉不惯着,睚眦必报,是条汉子。也有人认为,他这样做是“以暴制暴”,甚至是加倍的“暴”,既然是公众人物,必然会牺牲部分隐私权,很多事情会被大众拿评价,甚至说三道四,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人物可以侵犯他人的隐私进行反击和报复,这样的行为多少有点不妥。
是名人就一定会为“名”所累。陈冠希发文后的短短 2 天内,就有超过 1500 人捐款,募款金额超过 50 万美元。试想,如果陈冠希不是名人,会有这样的募款效果吗?所以,一边是鲜花,一边是砖头,一边是崇拜,一边是诋毁,这也许就是明星名人难以摆脱的宿命吧。
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