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这次被烧的明斯克号航母,它上面还有一架米格-23BN,属于米格-23的对地攻击型号,算是米格-27的前身了。不知道这次火灾有没有波及到它,要是也被烧毁了,那就真可惜了。
要说米格-23BN本身不是什么名机,也没啥历史地位。之所以不希望这架飞机被烧毁,纯粹是因为这架是真机,而不是模型。
真要说起米格-23这架飞机本身的性能,那是真不咋样。
明斯克号机库里的米格-23BN,注意其被切了一刀的鼻子,里面是对地攻击的观瞄系统70年代末期,埃及在美国的斡旋下,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并收回了埃及半岛。而且从1979年起,又每年从美国获得大约21亿美元的援助。
恼怒的苏联切断了对埃及的援助,让埃及手里数量庞大的米格机成了无源之水。
于是,中国提出可以为埃及提供后勤帮助,并提供一批歼-6(12架)用于满足日常训练。作为交换条件,埃及给中国提供了2架米格-23M战斗机,以及两台米格-23用的R29-300发动机。1981年7月,一个小型苏联代表团抵达埃及首都开罗,就两国关系解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会谈。在这次会谈中,苏联代表团告诫埃及不要将苏联的武器给中国。然而,埃及总统萨达特也很干脆的回复:这些东西是属于埃及人民的财产,我们愿意给谁就给谁。当代表团返回莫斯科后,得知此事的苏军总参谋长尼古拉·奥加尔科夫很不以为然地表示:与其让中国空军购买美国或法国的新型歼击机,不如让他们去仿制苏联空军即将淘汰的那些蹩脚货,那样对我们的威胁反而会更小些。苏军总参谋长嘴里的蹩脚货,就是指米格-23。
埃及给的米格-23M如今在空军博物馆米格-23是苏联在60年代研发一款空优战斗机,1967年首飞,1969年服役。该机最大的特点是其可变后掠翼设计,旨在让飞机同时兼顾速度、机动和航程等指标。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因为苏联的材料、控制系统相关技术储备薄弱,导致米格-23的可变后掠翼不是像美国F-14那样的无极变速,而是只能在三个角度使用。又因为机体气动设计不够理想,导致机翼在这三个角度时,飞行品质、操纵性完全不同。东德空军就曾这样评价:米格-23的飞行员必须手动调整机翼角度,这需要足够的经验才能这样做!当你把机翼角度角度改变后,飞机的飞行状态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想完美地驾驶米格-23的话,你必须有能力驾驶三种完全不同的飞机。另外,航电系统是是苏联战机一贯落后的领域。米格-23的雷达严重缺乏下视能力,没有多目标处理能力。早期型号的米格-23甚至无法有效使用中距弹,只能使用R-3之类的红外弹。
整个70年代,苏联都在折腾这个米格-23,以达到预想的状态:能打中距弹,具备一定的中低空机动性能。一直到1978年,米格-23MLD出来,才算是搞出了完全体米格-23。不过,纵然是MLD型号,在中东战争也被美系F-15、F-16打的满地找牙。就算是苏联自己亲自驾驶的米格-23,在与巴基斯坦的F-16交手时也被击落多架,自身没有任何战果。
米格-23从一出生就很蹩脚,整个服役生涯也很蹩脚,彻彻底底就是一个蹩脚的存在。所以从70年代开始,苏联也已经开始了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
到1981年那会儿,三代机米格-29和苏-27已经接近服役。这种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以多普勒雷达为核心的航电系统、具备优秀的中低空机动能力的三代机,比米格-23、F-4这些二代机先进太多,苏军参谋长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中国是否会仿制米格-23,因为对苏联构不成威胁,还会耗费中国本就不富裕的航空资源。
苏军参谋长一定没想到,几年之后中国就要开始仿制苏-27了事实上,80年代那会儿中国也在跟欧美国家商量引进战斗机的事。法国的幻影III、幻影2000,美国的F-16等诸多先进的三代机都进入过中国空军的考察范围。苏军参谋长也正是知道这个情况,才更希望中国继续趟一遍苏联在米格-23身上趟过的坑。当然,中国最后没有仿制米格-23。不过引进欧美战机也没成功,没别的原因,那会儿实在太穷了,所有的项目在“我先了解一下”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没有强5的决心!给你太空战舰你最多也就是国土防空!
米格23对标的机型是美国的F-4"鬼怪"重型战斗机。米格23问题是出来的时期太晚了,此时"鬼怪"都逐步准备退役了,这原因,应该和赫鲁晓夫当时主导的"要导弹,不要飞机"有关。60年代正是导弹核武器疯狂的年代。
米格23MlD成熟是84年,而且从未出口。米格23性能并不差
mld再强也是二代半,基本上就是机械操控的天花板,脱离体系战,在电传操控静不稳定的三代机面前单打独斗肯定落下风。
速度很快,性能不差。
奥加尔科夫元帅是个高人
这个发动机不错,中国都准备仿制为涡喷15用在歼10上面,但进度太慢,后来买到AL31就没涡喷15的事了
还可以吧。
机身高,转弯半径大
第五纵队的成员都自媒体
胡说,苏联老大哥的东西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