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环球网报道,特朗普提议中美俄削减军费,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明确拒绝这一提议,强调中国国防支出基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必要,并非用于军事竞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军费增长以及三大条令的修改,引发广泛关注。
特朗普(资料图)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国防支出达1.81万亿元,这一数据直观体现了中国军费的增长。从比例来看,国防预算预计增长7.2%。自2020年起,中国每年国防预算增长稳定在6.6%至7.2%之间。这一增长态势是中国综合考量国际形势与自身发展需求的结果。
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军费占GDP的比例仅为1.5%左右,远低于美国的3.4%以及特朗普对欧洲要求提升到5%的标准。从人均军费角度,中国的人均军费数额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在全球军费总额不断攀升的大环境下,2024年全球军费高达2.43万亿美元,美国军费占比极高,而中国军费始终保持在合理且克制的增长区间,中国并非如某些言论所指的在进行军备扩张。
增加的国防支出用途明确。大力发展新领域和新质作战力量,契合现代战争形态演变,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加强侦察预警、联合打击等体系建设,能够让军队各作战要素形成有机整体,发挥更大效能;强化实战化军事训练,使军队在面对实际威胁时能够迅速反应并有效应对;持续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改善部队工作和生活条件,有利于稳定军心,提升军队凝聚力。
2月,中国密集出台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三份条令虽然侧重不同,但都围绕“备战打仗”这一核心。在东海,美日韩频繁举行联合军演,美国在日韩的军事基地与驻军,以及核潜艇停靠韩国、计划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等举动,严重威胁地区安全稳定。在此背景下,中国修订三大条令并强调“备战打仗”意义重大。
特朗普(资料图)
从军队建设层面,这意味着军队建设导向是以战领建、抓建为战。军队的各项建设工作都围绕能打仗、打胜仗展开,避免训练与实战脱节。从战略全局看,三大条令的修订传递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尤其在台海问题上,这是对台独分子以及外部干涉势力的严正警告,中国军队时刻保持“备战打仗”状态,必要时将果断行动,以武力捍卫国家统一。
特朗普提议削减军费背后存在诸多复杂因素。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时,虽直言批评美国国防预算高,实际四年内美国国防预算增幅达22%,一举超过2011年最高水平。其要求欧洲国家大幅增加北约军费,北约2024年67.3%的支出由美国负责,欧洲国防费用增加,对北约整体影响不大,却加大了俄罗斯压力。并且,美国核弹头约有1550枚,中国约600枚,美国试图通过限制核武和削减军费,维持其先发优势。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拒绝特朗普提议,是基于自身国情与战略考量。中国的国防预算一直秉持合理适度原则,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外部安全威胁增多,中国提升军费、修订条令,是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要举措,向世界表明中国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