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丫头婆子称呼黛玉都是“林姑娘”。但对于宝钗的称呼却很奇怪,有少数人称她“薛姑娘”,但以袭人为首的丫头们都称她为“宝姑娘”。
叫林姑娘很好理解,黛玉本来就是姓林,按姓氏称呼,叫林姑娘一点错都没有。可是宝钗又不姓宝,干嘛叫宝姑娘?怎么不干脆叫钗姑娘?
其实那时候未婚姑娘的闺名是不能随便让外人叫的,别人随便叫姑娘的名字是一种冒犯。
当然像贾母王夫人她们,由于是长辈,叫她们的名字还好,比如叫一声宝丫头,林丫头,会显得亲昵。同龄人之间私下叫一声名字也显得更亲近,但是小辈,或者丫头们叫姑娘的名字则是无理。
可是袭人却张口就叫宝姑娘、云姑娘,这多冒昧啊。本来闺阁中姑娘的名字就不能轻易让人知晓,而且名字有时也需要避讳。
比如黛玉写自己母亲贾敏的名字,都是少写一画,读的时候也是特意要避开,贾雨村说她遇敏读作mi。这就是避讳,还有名字也不能和尊贵的人(皇帝),或长辈,或主子这些人重名。
就像宝玉的丫头林红玉,因她名字中的玉重了宝玉,凤姐也只叫她小红。宝钗身边的丫头黄金莺,因金字和金玉有关,也隐去了,只叫莺儿。
还有黛玉的名中有个玉字,这也与宝玉的名重了,府上除了贾母没人敢唤她玉儿,要避讳啊。宝玉虽然不是长辈,但他是贾府正经的主子。若黛玉在林家,当然不必如此,可在贾府就尽量遵守这个礼。
再看宝钗,她的宝字其实也和宝玉重了,但是薛姨妈王夫人却偏要称她宝丫头,丫头也跟着叫她宝姑娘。明明这不合适,为啥还要这样叫呢?还能为啥,为了拉近和宝玉的关系。
对此贾母也没有反对,叫就叫呗,毕竟叫宝姑娘丟的是宝钗的面,是薛家的脸。姑娘家的闺名本就不允许传出去的,而且长大了,就连同龄人之间都不应该再唤小名儿。
关于这个,在书中第三十一回中,贾母有明确的说过:
史湘云问道:“宝玉哥哥不在家么?”宝钗笑道:“他再不想着别人,只想宝兄弟,两个人好憨的。这可见还没改了淘气。”贾母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刚只说着,只见宝玉来了,笑道:“云妹妹来了。怎么前儿打发人接你去,怎么不来?”王夫人道:“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一个适婚龄的姑娘,名字被人乱叫,传到外面不但让人笑话不懂礼数,说不定还被说成了不清不白的人家了,到时要嫁人可就难了。
那时对女子最尊贵的称呼就是以姓氏称呼,比如林姑娘。贾母自己说起黛玉,会说玉儿,林丫头,但在给丫头们交待事情时,都是说林姑娘的。丫头们听了,自然也都是称林姑娘。
那对于宝钗,最正确的称呼应该是薛姑娘或薛大姑娘,因为她还有妹妹宝琴,叫薛大姑娘以示区别。但袭人却一天天的叫她宝姑娘,真是笑死。
别人对贾府三春的称呼,因是府里的人,丫头们也都是叫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并没有叫迎姑娘,探姑娘,惜姑娘的。贾母对自家孙女有时会说一声迎丫头,探丫头,但这是长辈的叫法,有种宠爱在里面。但若是丫头们唤一声探姑娘,估计探春好歹得给她一个响掌,让她明白自己的身份。
贾母有时也叫凤姐为凤丫头,也同样是长辈的亲切。可是宝钗作为表妹却叫凤姐一声“凤丫头”就很无礼了,如果只是表姐还好,但凤姐还是荣国府的少奶奶。
你看哪个不怕死的丫头婆子敢唤凤姐为“凤奶奶”? 都是叫“二奶奶”或“琏二奶奶”,奶奶的名讳是绝对不能叫的。
香菱因为一个香字犯了桂花的香气,夏金桂都得给她改名。像宝钗这种称呼人家“凤丫头”,还有袭人称呼“宝姑娘”的行为,真是无礼之极。
都说凤姐不识字,是个粗人,可是凤姐对宝钗的称呼却没出过错:
比如第二十二回,凤姐和贾琏商量给宝钗过生日时:
凤姐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你到底怎么样呢?”
凤姐听了,冷笑道:“我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我原也这么想定了。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想来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与林妹妹的不同了。”
还有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
凤姐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
凤姐对宝钗的称呼,在家称薛大妹妹,在外称薛大姑娘,完全合乎礼节。但宝钗这个博览群书,张嘴就是大道理的淑女,却叫凤姐为“凤丫头”,不知这是什么教养?
贾母识礼,会维护凤姐,可是薛姨妈王夫人却不在意宝钗的名声,因为她们蠢。
袭人的名字被薛蟠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锦香院的妓女云儿知道了,唱小旦的蒋玉菡也知道了。袭人这样的名声,在别人看来绝对不会是好女孩。也对,袭人是“宝贝”而已,自然不是什么好女孩。
难怪薛姨娘和王夫人一心要促成金玉良缘,你就说宝钗不嫁给宝玉,还能嫁给别人吗,根本没人会娶她。她的名声在外人听来,估计就像柳湘莲听到宁府的情况一样,马上怀疑尤三姐的清白。那宝姑娘的称呼传出去,她的名声不见得比尤三姐好多少。
所以别以为叫一声“宝姑娘”就真的有多宝贵了,真正尊贵又有礼的称呼应该是林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