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是一个险招,为了能骗过司马懿,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之上闻香抚琴,城楼下城门大开,还有几个小厮在清扫街道。这种悠然自得的场景让人很自然地放松了下来。
当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风尘仆仆地赶到后,司马懿不自觉地四处观察。他是来追杀蜀军的,可不是来听曲的,不过这样的幽静却让他心里发毛,难道这是请君入瓮?
其实这个时候拼的就是细节,诸葛亮知道城中都是老弱病残,只要敌军杀入,他们的下场将无比凄惨,因此这个时候做得越是细致,成功脱险的几率就越高。
司马懿心细如发,是一个和诸葛亮旗鼓相当的人,想要骗到他就必须使用非常手段。这不,他身边安排的两个书童,就成为了他最大的疑兵。
一、劫难来临
其实诸葛亮遭遇这场劫难都怪他自己。
在刘备集团刚入益州的时候,一位年轻的谋士马谡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进入益州,此后一直担任县令或者太守的职务。这个人非常善于纸上谈兵,后来被诸葛亮看中并提拔为参军。
不过马谡这样满口空谈却并不务实之人,让实干家刘备非常反感,因此刘备一直反对诸葛亮重用马谡,甚至在临终前千叮万嘱。
奈何诸葛亮一意孤行,最终在初次北伐时让马谡据守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街亭。接下来的事情不必多说,马谡在街亭决策失误,最终大败,给了司马懿反杀的机会。
随后司马懿乘胜追击,带领15万精锐一路追杀来到了西城。
此时诸葛亮就在西城,只要他的决策出现任何的偏差,下场必然凄惨无比。
其实诸葛亮此时也悔恨不已,他不该偏执己见,不听刘备的意见,非要重用马谡,如今不仅北伐大计满盘皆输,连自己的性命都在朝夕之间。
那么接下来摆在诸葛亮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第一是弃城逃亡。第二则是死守到底。
不过这两条路也都是死路,若弃城逃亡,按照诸葛自己的话来说: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若是死守,城中2500人,哪里是司马懿15万大军的对手。
然而任何问题在天才的面前总有第三条路,他依靠自己惊为天人的智谋布下疑阵,大名鼎鼎的《空城计》就这样诞生了。
二、细节决定成败
前面说过,追兵乃司马懿,此人智谋不在诸葛亮之下,且心细如发,任何细微的不妥之处,都会成为诸葛亮的催命符。
诸葛亮不敢怠慢,他让城中仅剩的老弱病残都藏起来,挑出几个精壮士兵充当小吏,在城门口打扫。同时命人在城楼上点香摆琴,他要亲自坐镇对付司马懿。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带着两个书童来到城楼,诸葛亮端坐中间,两个书童左右各一,只等着司马懿的到来。
不一会儿,司马懿带着大军杀到城前。
然而眼前诡异安静的景象让司马懿的心中发毛,整座西城安静得在很远处都能听到诸葛亮的琴声。
表面上看城门大开,司马懿可以率领大军随时冲杀进去,但诸葛亮淡定的神情,不免有瓮中捉鳖的意思。
要知道西城是一座大城,宽5.5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面积有50平方公里。尽管司马懿有15万大军,却只能从狭窄的城门进入。若城中埋伏了精锐士兵,那么他这15万人也就交代在这里了。
其实此时司马懿也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攻进去。
他越是心急,越是不免四处查看。当他看到城楼上两个书童后,他当机立断,选择撤兵。
两个书童就吓走了司马懿?
确实如此,诸葛亮端坐城头悠闲自得,这样的状态不论是真是假,都合乎情理,毕竟诸葛亮是见过大世面且智力超群之人,定然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能力。
但两个书童都是小娃娃,若城中空虚,定会显露出慌张之情,这是孩童的天性,骗不了人的。可司马懿看到城楼上的两个孩童,和诸葛亮一样泰然自若,没有丝毫的慌张。
此时还不退兵,更待何时?
三、最大的疑兵
三国的故事让人着迷,不仅在于文臣武将之间的斗智斗勇,一个又一个旷世奇谋,也是看得人汗毛竖立,又无比享受。
《空城计》的故事,诸葛亮从万分惊险之中逃过劫难,让人大呼过瘾。
不过此计成功的关键其实是两个书童。正如前面所说,孩童的情感难以控制,若真的知道大祸临头,定然会露出破绽。
而他们之所以表现得如此淡定,大概是诸葛亮事先并没有将真实的情况告诉他们,因此两个书童才有这样的表现。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如今一些身患癌症的人,在不知道之前并不会有什么情绪的波动。但当自己知道病情的那一刻,人的意志就会被击垮,瞬间进入沮丧、害怕的情感之中。
当然了,我们都知道《空城计》是虚构的故事,不过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及智谋本身的精妙。作为心理战的经典,确实让许多人受益匪浅,比如唐朝名将张守珪,就是使用了空城计才躲过了吐蕃大军的围剿。
换句话说,不论怎样的计谋,都需要灵活运用,尤其是《空城计》这样的心理战,更加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不然任何一个漏洞都可能让自己处于下风。
没有了诸葛亮这个对手,司马懿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正如败走华容道的曹操!要是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他还是司马懿吗?
都可以借东方七星借命了还打什么杖啊。
不然任何一个漏洞都可能让自己处于下风
打死诸葛亮,他就没价值了,他必死。这才是真相。
其实感觉七星灯借命只是诸葛亮的心里想法,怎么都不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