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内娱综艺圈迎来一场荒诞的“演技修罗场”——《无限超越班3》开播首日,观众便目睹了娱乐圈最赤裸的“潜规则”:流量为王的时代,实力与资历在资本与话题面前,不过是一张随时可撕的标签。

《无限超越班3》的诞生,本被寄予厚望。去年《演员请就位3》因争议停播后,观众苦于“无瓜可吃”,纷纷将目光投向这档以“港片情怀”为卖点的演技综艺。

然而,前两季的口碑早已暴露其软肋——TVB式怀旧套路陈旧,选手多为十八线演员,导师点评流于表面。第三季开播前,节目组打出“豪华导师团”旗号:郝蕾、吴镇宇坐镇,杨天真、刘涛加盟,甚至请来向华强、王晶等港圈大佬助阵。乍看之下,这似乎是“演技与资源”的双重保障。

可当镜头转向选手阵容时,观众瞬间清醒——这哪里是“超越班”,分明是“话题回收站”。名单上一串名字令人困惑:因泰国失踪事件翻红的王星、德云社相声演员何九华、脱口秀红人傅首尔、短剧顶流赵柯淳,以及“纯真笑容”丁真……而真正有代表作的老演员如张丹峰、陈志朋,早已淹没在流量与争议的泡沫中。

节目中最刺眼的一幕,莫过于选手们对丁真的态度。这位因笑容走红的理塘少年,首次以演员身份亮相,普通话尚不流利,演技经验几乎为零,却被众人尊称为“丁真老师”。

镜头前,他局促地接受着恭维,而一旁曾凭《猎罪图鉴2》崭露头角的王星,却因“失踪风波”被节目组刻意消费,沦为话题工具。

更讽刺的是,当杨天真点评选手简历时,丁真那份错漏百出、仅以“旅游大使”经历充数的简历,竟得到“委婉建议”。而其他演员则被犀利质问:“你觉得自己是好演员吗?”这种双标,连观众都看不下去:“丁真的‘老师’头衔,是节目组用脚写的剧本吧?”
反观张丹峰,这位曾主演《花千骨》《独孤天下》的演员,虽因私生活争议口碑下滑,但演技始终在线。节目中,他却像隐形人般存在,镜头寥寥无几。当他在后台默默揣摩角色时,丁真正被众星捧月地讨论“如何用热搜练演技”。

这一幕,恰似娱乐圈的缩影——实力派在角落打磨技艺,流量咖在聚光灯下收割红利。
跨界乱象:傅首尔的“演技梦”与王星的“幸存者游戏”如果说丁真是流量逻辑的“吉祥物”,那么傅首尔与王星则代表了另一种荒诞。傅首尔,以犀利吐槽走红的脱口秀演员,在离婚综艺中收割完话题后,又跨界挤进演技赛道。节目中,她以“人生如戏”自辩,却被网友嘲讽:“您这是把演技综艺当《奇葩说》海选呢?”

而王星的登场,更是将“吃人血馒头”演绎到极致。年初的泰国失踪事件中,他因女友的机智求助侥幸脱险,如今却被节目组包装成“逆境重生”的励志典型。镜头刻意捕捉他与女友的亲密互动,甚至安排他含泪演绎“久别重逢”桥段。这种消费苦难的戏码,让观众直呼“生理不适”。

《无限超越班3》的混乱,暴露了演技类综艺的集体困境。
尔冬升、吴镇宇的犀利点评被剪辑成“温情鸡汤”,杨天真则化身“热搜教练”,教选手如何用营销替代实力。一场本应严肃的演技探讨,沦为资本与流量的合谋。

节目预告中,刘涛带领学员翻拍《白蛇传》,00后演员的大胆改编被批“魔改”。情怀成了炒冷饭的借口,演技成了博眼球的噱头。
李沐宸、钟丽丽等短剧演员空有热度却无代表作,陈志朋、许绍洋等老将挣扎求存却无人问津。市场对“快消品”的追捧,让真正的演员失去立足之地。

《无限超越班3》的荒诞,不过是行业病灶的冰山一角。当丁真们被捧上神坛,当张丹峰们被遗忘在角落,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的“演技竞技”,早已异化为流量与资本的狂欢。而观众,既是这场游戏的旁观者,也是推波助澜的共谋者。

或许,只有当市场不再为“黑红”买单,当演员的简历不再需要“热搜镀金”,娱乐圈才能真正撕掉那层虚伪的遮羞布。否则,今日的丁真“老师”,不过是明日另一个“王星”的序章。

互动话题:你如何看待丁真在节目中被称“老师”?《无限超越班3》的“流量逻辑”是行业的进步还是倒退?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