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官媒朝中社4月28日首次承认向俄派兵参战,称其援助俄军成功收复库尔斯克。此前俄朝双方对此事均三缄其口。
据报道,朝鲜已派出超1.5万精锐,提供600万炮弹。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高度赞扬朝军"坚毅英勇",称其战功卓著。
朝鲜为何此时突然改口?上万朝军会如何影响战局?
作者-山
突然官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场不可说的"公开的秘密"时,朝鲜却在4月28日这天猝不及防地撕下了伪装。朝中社一篇评论文章高调宣布,金正恩亲自下令向俄罗斯派遣军队,参与收复库尔斯克的战斗行动。这一消息如同平地惊雷,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
就在几个月前,当西方媒体曝光朝鲜士兵在俄罗斯边境地区训练的卫星图像时,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正奎还模糊回应说"不需要确认国防省的事务"。
而俄方更是讳莫如深,普京面对记者询问时只是含糊表示这些卫星图像"反映了一些事情"。双方的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
信息源:朝中社表示,朝鲜人民军参加了收复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并“胜利结束
此次改口的时机也耐人寻味。恰恰就在俄罗斯宣布库尔斯克战事胜利结束的第二天,朝方便跟进官宣。显然,双方是精心协调了这一官宣时间点。
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战况时专门提到,朝鲜军队参与库尔斯克地区"解放",并赞扬朝军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英雄气概"。
这场官宣的背后,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政治表演。俄罗斯正在为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做准备,而朝鲜军队很可能将作为重要外援出现在红场上。
信息源:朝鲜证实向俄罗斯派兵参战,外交部回应 2025-04-28 15:44 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新媒体官方账号
通过正式承认朝军存在,普京不仅为阅兵铺路,更向西方炫耀自己并非孤军奋战。而朝鲜则巧妙地将自己与俄军的胜利绑定,塑造了一个"关键盟友"、"特殊贡献者"的形象。
在国际舆论场上,朝鲜更是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朝中社评论强调,此次出兵完全符合去年6月签署的《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第四条规定,朝鲜只是在"忠实履行国际条约"。
这种表态释放出一个危险信号:未来如果朝鲜受到威胁,俄罗斯也有义务提供军事援助。这对美日韩同盟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朝鲜军队的库尔斯克之旅,堪称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据韩美乌情报部门估计,朝鲜已先后向俄罗斯派遣约1.5万名士兵,包括2024年11月底的1.2万特种部队和今年2月增援的3000名专精无人机作战的技术兵种。而这支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经历了从惨痛挫折到迅速成长的惊人转变。
初到战场的朝鲜军人如同初生牛犊,对现代化战争毫无准备。他们缺乏大平原战场经验,不懂如何应对乌军的无人机侦察和精准打击,更不熟悉如何与俄军协同作战。
结果就是付出了惨重代价。据乌方统计,朝军伤亡数量高达4000-5000人,伤亡比例接近50%,这一数字令人震惊。
金正恩提到将在平壤为阵亡士兵建立纪念碑,间接承认了这一惨痛现实。乌军更是在今年1月俘虏了两名朝鲜士兵,这些士兵的供述揭示出早期朝军在前线如同"战场消耗品",甚至缺乏基本能量供应。那时候的朝军,与其说是战斗力量,不如说是人形炮灰。
然而,朝鲜军队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几个月的实战,他们迅速掌握了俄制武器装备的操作技能,学会了规避无人机侦察,甚至发展出了自己的反无人机战术。
特别是2月增援的3000名士兵,他们携带了朝鲜自制的电子对抗设备,对乌军的无人机侦察构成了有效干扰。
朝军的战术也从最初的"人海冲锋"转变为更加灵活的小规模作战,学会了利用地形、隐蔽行动和协同配合。他们甚至开始在前线使用朝鲜生产的无人机,与俄军形成了有效的协同作战体系。到了库尔斯克战役后期,朝军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战术任务,不再完全依赖俄军指导。
这种转变让俄军刮目相看。格拉西莫夫在总结库尔斯克战役时评价朝军"坚毅且英勇",这绝非外交辞令。一支能在短时间内从人海战术转型为现代化作战的军队,其潜力和威胁不容小觑。
而这正是让韩国和西方担忧的地方——朝鲜通过这场战争不仅收获了先进技术,更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这对未来半岛局势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血命换技术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朝鲜此次派兵援俄,背后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用士兵的鲜血和军火换取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和制裁保护。这场交易的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远超外界想象。
首先是惊人的军火支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朝鲜三年来向俄罗斯输送了多达600万发炮弹,这一数字占俄军前线炮弹消耗量的75%。
简单来说,俄军打出的每4发炮弹中,就有3发是朝鲜制造的。除此之外,朝鲜还向俄罗斯提供了100多枚"火星-11"弹道导弹以及其他型号导弹,甚至计划提供大量自杀式无人机。
这些军火支援对俄罗斯意义重大。在西方严厉制裁下,俄罗斯军工产能严重不足,而朝鲜的军工体系却能开足马力为俄军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可以说,没有朝鲜的军火支援,俄军在前线的火力优势将大打折扣,库尔斯克反攻战也难以取得如此迅速的胜利。
作为回报,俄罗斯向朝鲜提供的不是金钱,而是更宝贵的技术。据情报显示,俄罗斯已经向朝鲜转让了导弹制导系统、卫星导航技术等核心军事技术,甚至提供了22350型护卫舰的设计图纸。这些技术让朝鲜的导弹射程从原来的300公里一跃提升到能够覆盖美国本土的水平。
朝鲜近年来军事发展的突飞猛进,正是得益于这种技术合作。去年朝鲜成功试射了"火星炮-19"洲际弹道导弹,将"万里镜1号"军事卫星送入太空,下水了首艘5000吨级"崔贤"级驱逐舰。这些成就无不烙印着俄罗斯技术的影子。特别是朝鲜的新型驱逐舰,其设计与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惊人相似。
除了军事技术,朝鲜还获得了突破制裁的通道。今年3月,朝俄开通了直航货轮,能源、粮食开始源源不断输入平壤。
更重要的是,朝俄通过"物物交换"方式绕过了美元结算系统,让西方的金融制裁形同虚设。在这种交易模式下,朝鲜用武器换取俄罗斯的石油、粮食和技术,完全规避了国际银行体系的监控。
这场交易的本质,是朝鲜用短期的牺牲换取长期的战略优势。几千名士兵的牺牲和数百万发炮弹的付出,换来的是军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制裁体系的巨大缺口。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多么血腥,这笔交易对朝鲜而言都是值得的。
信息源:俄官方正式承认朝鲜派兵援助 曾予以否认 2025-04-28 10:14·搜狐新闻
地区格局生变朝鲜军队深度介入俄乌冲突,不仅改变了库尔斯克战场的态势,更在东亚地区埋下了地缘政治的定时炸弹。这场超出半岛范围的军事行动,正悄然重塑着区域力量对比和战略格局。
最直接的影响是朝鲜军队获得了难得的实战磨炼。自朝鲜战争结束至今,朝鲜已70多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对现代化、信息化战争几乎是一无所知。
而库尔斯克战场恰恰成为了朝鲜军队的"练兵场",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理念。这5个多月来,朝鲜军队从摸爬滚打中学会了使用俄制信息化装备打现代化战争,这种经验在未来半岛冲突中可能价值连城。
韩国对此忧心忡忡。韩国军方评估认为,朝鲜派往俄罗斯的多是特种部队精锐,这些部队回国后将成为训练骨干,把实战经验传授给更广泛的部队。
特别是朝军学习到的反无人机战术和电子对抗技术,可能会直接威胁韩国在军事上的技术优势。更令韩国担忧的是,朝鲜可能将俄罗斯提供的先进武器技术用于发展更具威胁的武器系统。
在外交层面,朝鲜通过这次军事行动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它不再是被动应对制裁的孤立国家,而是成为了能够影响欧洲战局的重要角色。这种身份转变让朝鲜在国际谈判中获得了更多筹码。未来无论是半岛和平进程还是无核化谈判,朝鲜都能以更加强硬的姿态提出自己的条件。
信息源:俄称完全控制库尔斯克 2025-04-26 19:05·极目新闻
更广泛的战略影响是朝俄中协作的深化。朝鲜此次出兵,无疑拉近了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也与中国形成了某种间接的战略协作。这种合作关系对美日韩同盟构成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国再难以单边施压朝鲜,必须考虑俄罗斯和中国的态度。这种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
日本更是如芒在背。朝鲜军事能力的提升直接威胁日本安全,这也推动日本加速修宪扩军进程。与此同时,韩国内部也开始讨论"自主核武装"的可能性。东北亚军备竞赛的阴云正在聚集,区域安全形势面临重大转折点。
朝鲜此举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自身安全,但长远来看是否明智尚待观察。它可能会引发周边国家更强烈的安全焦虑和更激烈的反制措施,最终导致安全困境进一步恶化。朝鲜是在走一条险棋,只是这盘棋的最终结局,还要由多方共同书写。
朝鲜这场豪赌,以1.2万条人命和600万发炮弹为代价,不仅换得了俄罗斯的先进军事技术和突破制裁的通道,更获得了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弱国在强权博弈中谋求生存的无奈选择。
但军事合作终归是双刃剑,朝鲜的军事能力提升究竟会推动半岛和平还是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未来将告诉我们答案。
无论如何,这场跨越千里的军事援助已经改变了东亚格局,其影响将持续多年甚至数十年。国际社会需要以新的眼光看待朝鲜,它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