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上海悄然传开。
富家公子张孝若——一位曾留学美国、备受瞩目的顶级“富二代”,竟然在自己位于上海法租界的家中,被人冷血枪杀。
开枪的不是外人,而是曾在他家服侍过的旧仆吴义高。两人之间到底有何恩怨?
张孝若为何会遭此横祸?
案件发生后,消息震动上海滩,更令全中国震惊,因为死者的父亲不是普通人,而是被毛主席赞誉为“万万不可忘记”的爱国企业家、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张孝若的死因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张孝若的早年学习之路
1913年,张孝若带着父亲张謇的殷切期望,进入由德国人创办的青岛大学中学部学习。
这所学校位于青岛,校舍以欧式建筑为主,环境幽雅而严谨,教职员中有不少德国教师,课程设置深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主张严格的纪律和系统的知识传授。
然而,随着求学的深入,张孝若对德国人主导的教育体系产生了一些思考。
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转学到上海震旦大学。
这所由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学校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望,它吸纳了西方知识与东方传统的精髓。
在震旦大学的日子里,张孝若开始接触到更多的西方经典文学和哲学著作。
他的同学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大家经常在课后讨论各种新思想和新潮流。
震旦大学的法国教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质疑传统。
1917年,张孝若告别家乡,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
抵达美国后,张孝若面临着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据多方记载,有的称他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有的则说是哈佛大学或纽约大学,而最有权威的《工业杂志》则指出,他实为入读亚拿德商务大学。
他在亚拿德商务大学的时间并不长,仅一年多,但他仍然凭借刻苦努力获得了“商学格致学学士衔”。
赴美求学与学术探索
张孝若归国后,凭借在美国学到的商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很快投入到家族事业的管理和发展中。
当时,张家的商业帝国已经十分庞大,涵盖纺织、粮油、航运等多个领域。
张孝若回国后,肩负起协助父亲张謇管理和扩展这些事业的重任。
1934年冬天,张孝若看着年幼的女儿张柔武,轻松地说出“柔儿,爸爸将两件大事办妥了,尽到了作为爷爷儿子和乡亲的儿子应尽的责任,现在爸爸感到一身轻松了。”
此时,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少有的轻松。
张孝若这两件“大事”,一件是完成家族企业的关键调整,使张家产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另一件则是处理好了祖产和家族事务,让父亲张謇的心愿得以顺利延续。
然而,1935年10月18日,张孝若的人生戛然而止。
吴义高是安徽人,曾是张家的仆人。根据当时的报道,吴义高潜入张宅内,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向张孝若开枪,张孝若当场倒地,生命就在这一刻结束了。吴义高行凶后,又朝张孝若的妾李复初开枪,致其重伤,随后他选择饮弹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事件迅速传遍了上海,甚至震惊了整个中国。
张孝若的身份不仅是一个富家公子,更是张謇之子。
张謇,这位享誉中国的实业家,以其卓越的工商业成就和公益事业被广泛称赞,胡适曾评价张謇“养活了几百万中国人,影响了全中国至少百年”。
毛主席也曾对其高度评价,称张謇为不可忘记的人物。
张謇的创业艰辛与大生纱厂的诞生
1895年,张謇决定在家乡南通创办一家纱厂,以实际行动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家纱厂被命名为“大生纱厂”,随着列强的侵入,外国商人掌控了中国纺织业的大部分市场,国内纺织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而张謇的决心,就是要为中国民族工业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然而,创办大生纱厂并不是一件易事,资金短缺的问题成为他面临的第一个巨大障碍。
为了筹集资金,他不得不奔走于南通和上海之间,多方求助。那个年代,想要在资金和技术上与外资企业竞争,难度之大难以想象。
张謇去上海筹资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
他在上海各大商号、富商之间穿梭,讲述自己的计划和对民族工业的期望,可是很多商人并不看好他的想法,对他冷眼相待。
张謇的行囊里并没有足够的盘缠,多次因为路费不足而狼狈至极,有一次甚至窘迫到需要躲在天桥下潸然泪下。
他一次次被拒绝后,仍然坚持继续尝试。
最终,他通过借贷、筹集民间资金等多种方式,终于凑足了开办纱厂的第一笔资金。
这些资金使他可以开始采购设备、建设厂房,并招募工人。
1899年,大生纱厂在南通正式开始运作。
张謇的事业从大生纱厂起步,但他始终没有停留在纺织领域。
看到家乡和中国各地百姓生活贫困,许多产业受外国资本控制,张謇开始向其他行业扩展,逐步建立起一个涵盖石油、食品加工、电力和运输等多个领域的庞大商业集团。
最早扩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石油加工。
为了让普通民众能够用上物美价廉的食用油,张謇创办了广生油厂。
他购买了先进的油脂提炼设备,引入科学的生产流程,让广生油厂的出品不仅质量稳定,而且价格合理。
这些精心管理的工厂不久便成为家家户户信赖的品牌,工厂出产的油销往各地,满足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需求。
紧接着,张謇将目光投向食品加工行业。
由于当时的中国食品加工业落后,张謇深感百姓生活必需的粮食加工必须加以改进。
为此,他创建了复兴面厂。复兴面厂运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这座面厂大大提高了粮食的利用率,同时又提升了食品卫生条件,让百姓能够吃上更安全可靠的面粉。
随着生产企业的增多,电力需求逐渐增大,张謇开始考虑如何为工厂和居民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他决定涉足电力行业,并创立了大达电机碾米公司。
电力供应的投入,让南通和周边的工厂不再依赖传统的手动和水力生产方式。
交通运输方面,张謇也早有布局。
他认为,想要真正带动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的便捷至关重要。
于是,他建立了大达内河轮船公司,主要经营南通到上海、苏州等地的内河航运。
南通位于长江下游,水路运输是最经济便捷的选择。
大达内河轮船公司成立后,他购置了多艘货船,设立了专业的航线管理系统,让货物运输更加高效。
这些船只将南通生产的货物运往各大城市,同时也将外地的商品运回南通,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张謇的社会贡献与遗产
张謇的贡献远不止于他的商业成就,还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最早的成就是中国第一所民间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建立。
这座博物馆并不像其他地方的官方博物馆,而是由张謇私人出资,主要展示自然历史、动植物标本和一些传统文化的器物。
张謇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展览,让人们对科学、历史有更直观的理解。
南通博物苑后来成为全国各地博物馆建立的范本,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南通一地。
为了培养更多专业的纺织人才,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学院,这在当时是非常前瞻的举措。
学院专门培养熟悉纺织机械操作和管理的技术工人,让他们在纺织行业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謇还建立了女红传习所,这是中国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主要教授女红技艺,包括刺绣、缝纫和编织等。
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举措,因为在那个时代,女子教育和就业机会非常有限。
此外,张謇还创办了第一所戏剧学校,致力于培养戏剧人才。
他希望通过这所学校,将戏剧艺术发扬光大,同时推动戏剧文化的普及和创新。
戏剧学校成为当时许多戏剧爱好者向往的学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前来学习,推动了南通及其周边地区戏剧文化的发展。
张謇的教育事业远不止于此,他还关注到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盲哑学校,为盲人和聋哑人提供教育机会。
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课程,教授盲文、手语等基础技能,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能够自立。
这样的学校在当时极为罕见,但张謇却毫不犹豫地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
张謇的社会贡献还延伸到更多的公共设施建设中。
例如,他在南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站。这所气象站让南通有了提前预测天气的能力,方便农民更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也为商船和物流提供了可靠的气象信息,提高了整个地区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
张謇还设立了第一座现代化的长江码头,支持南通及周边城市的贸易往来,让南通成为连接内陆与沿海的重要枢纽。
尽管张謇拥有巨额财富,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不讲究奢华。
张謇的餐桌上,通常只有一荤一素一汤,家中也没有多余的装饰,即使家里来了客人,他也不会大摆宴席。他穿着普通,甚至不穿绫罗绸缎,一件布衣穿上几年。
张謇创办了370多所学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把财富投入到教育、文化和社会建设中,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参考资料:
[1]马敏.作为社会企业家的张謇——理解“张謇现象”的一个新视角[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