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夫硬怼许世友,他却不敢说话,这是为何?
世人皆知许世友将军是个敢说敢做的直性子,在军中出了名的刚烈。可就在一次红四方面军的会议上,他却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对手。这个人不仅军衔比他低,资历也不及他深,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当众对许世友说:"堂堂一个许军长,能量也就这么大。"
面对如此犀利的言辞,让人意外的是,平日里脾气火爆的许世友竟然一言不发,甚至还躲着对方走。这个让许世友都不敢还嘴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恩怨纠葛?
一、许世友与徐国夫的初识
1934年的一个深秋,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驻扎在四川巴中地区,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时任34团团长的许世友正在营房里研究地图,一个通讯员匆匆跑来报告:"团长,新来了一批战士,其中有个叫徐国夫的,打仗特别勇猛!"
这句话勾起了许世友的兴趣。要知道,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让通讯员专门提起的战士,必定有过人之处。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徐国夫的名字就传遍了整个师部。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竟然生擒了土匪头子,解救了十几个老百姓。这一战,让许世友对这个年轻的战士刮目相看。
许世友特意找到师政治部,调取了徐国夫的档案。原来徐国夫是山东人,和许世友是老乡,这让许世友更加关注这个年轻人。档案显示,徐国夫不仅武艺高强,还能说会道,在战士中很有威信。
1935年春天,12师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拿下一个盘踞在山寨里的土匪窝点。这个山寨三面悬崖,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极难攻打。许世友亲自带队,却在半路遇到了敌人的伏击。
就在这危急时刻,徐国夫带领他的小分队从侧翼杀出,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一仗,徐国夫不但救了许世友,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战后,许世友专门找到徐国夫,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咱们山东人就是有血性!"
这次战斗之后,徐国夫在部队里的威望更高了。许世友经常在师里的会议上表扬他,还多次向组织推荐他提干。然而,组织上并没有按照许世友的想法,把徐国夫调到34团,而是将他派到了35团,这让许世友颇感遗憾。
尽管如此,许世友依然密切关注着徐国夫的成长。每次战斗结束后,他都会打听徐国夫的表现。在他的推荐下,徐国夫很快就当上了通信排长,接着又升任了35团的指导员。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许世友和徐国夫虽然不在一个建制序列,但两人却建立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每次遇到棘手的战斗,许世友总会想办法把徐国夫调来商议。而徐国夫也从不辜负许世友的期望,每次都能想出奇招制敌。
二、一段被打断的情谊
1935年深秋的一天,红四方面军的机关干部处传来一纸调令,要把徐国夫调往红9军政治部任职。这道命令来得突然,打断了许世友和徐国夫之间的密切联系。
当时的红军,最缺的就是既能打仗又能做思想工作的干部。徐国夫恰恰就具备这两个特点:战场上英勇善战,平时又能说会道。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他调到政治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
接到调令的那天,徐国夫特意去找许世友道别。两人坐在油灯下,谈起往日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许世友拍着徐国夫的肩膀说:"去政治部也好,咱们军队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可徐国夫却直言不讳地表示:"我还是想打仗,在战场上才更有劲头。"说这话时,徐国夫的眼睛里闪着光。
许世友当即拍板:"这事交给我,你先去红9军报到,我去找政治部说说,到时候把你调回来。"这句话,让徐国夫看到了希望。
然而现实并不如人意。徐国夫到了红9军政治部后,很快就崭露头角。短短两年时间,他就从一个普通干事,一路升到了组织部副部长。政治部的领导对他越发器重,哪里肯轻易放人。
许世友确实去找过政治部要人。可是当时的红军,各个部门都实行条条块块的管理。许世友是红4军的军长,而徐国夫已经是红9军政治部的干部,两人不在一个系统,许世友的影响力自然就发挥不出来。
1936年初的一天,许世友路过红9军机关,本想去看看徐国夫。可走到政治部门口,又停住了脚步。他清楚,自己没能帮上徐国夫的忙,这个面总归不好意思见。
徐国夫在政治部虽然位置越来越高,但始终放不下战场。每次听说前线打了胜仗,他就坐不住,多次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回到作战部队。可每次都被婉言拒绝。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许世友和徐国夫之间的联系渐渐少了。原本热络的战友情,似乎也因为那句未能兑现的承诺,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人事调动,竟然成了两位老战友之间的一个心结。这个心结,直到后来那次红四方面军的重要会议上,才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
三、误会之下的激烈对峙
1936年初春,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巴中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部队整编问题,各军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会议。
会议进行到第二天,在一个休息间隙,许世友正准备去喝口水,却在走廊上遇到了徐国夫。这是两人分开快一年后的第一次见面。
许世友刚要打个招呼,徐国夫就抢先开口了:"哟,这不是许军长吗?"这声问候听起来不太友好,带着几分嘲讽的意味。
没等许世友回答,徐国夫又接着说:"堂堂一个许军长,能量也就这么大。"这句话说得很大声,引得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在场的人都知道许世友的脾气,都以为他会当场发作。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许世友只是笑了笑,然后转身就走。
这一幕被传开后,很多人都觉得奇怪。要知道,许世友在部队里可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当年在鄂豫皖苏区时,有个团长在会议上顶撞他,他当场就把桌子给掀了。可这次面对徐国夫的挑衅,许世友却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
会议持续了三天,许世友处处躲着徐国夫。每次到了吃饭时间,他都会先打听徐国夫在不在食堂,要是在,他就晚点去。这种情况,在许世友身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更让人不解的是,徐国夫明明是许世友的老部下,按军中资历,徐国夫还得叫许世友一声"首长"。可现在倒好,一个下级公然挑战上级的威严,许世友却反常地选择了退让。
这件事很快在军中传开了。有人说许世友是顾念旧情;有人说是徐国夫在政治部有后台;还有人说这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许世友和徐国夫两个人心里清楚。
会议结束后,许世友回到驻地,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他知道徐国夫为什么生气,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这个结,似乎已经解不开了。
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出现了。这个机会不仅能化解两人之间的误会,还能让徐国夫重回战场。这就是即将成立的骑兵师。
四、转机的到来
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的一纸命令,让许世友眼前一亮。上级决定成立骑兵师,而许世友被任命为首任师长。最重要的是,这道命令还给了许世友一个特殊权力:可以自主挑选骑兵师的人员,不管是哪个部队的,只要许世友点名要,就必须放人。
这个特权来得正是时候。许世友立即拿出一张纸,第一个写上的就是徐国夫的名字。这一次,没有人能阻止他把徐国夫调来。
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红军要在两个月内组建起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队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骑兵不同于步兵,除了要会打仗,还得会骑马。在当时的红军里,既懂马术又善战的将士并不多。
许世友挑选人才的标准很严格:第一,必须身手敏捷;第二,要有作战经验;第三,最好懂点马术。这三个条件,徐国夫都完全符合。早在红9军时,徐国夫就因为骑术了得,经常被派去执行侦察任务。
为了尽快把徐国夫调来,许世友特意派了一个通讯员,带着调令直接去了红9军政治部。这次的调令不同以往,上面盖着红四方面军的大印,政治部再也没有理由扣着人不放。
很快,徐国夫就来到了骑兵师报到。让许世友没想到的是,徐国夫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两匹上等的战马。这两匹马是他在执行任务时缴获的,一直舍不得交公,这次特意带来给骑兵师当种马用。
许世友把徐国夫安排到了骑兵师一连当指导员。这个安排很有讲究:一连是骑兵师的尖刀连,要打硬仗就指望这个连,而徐国夫正是打硬仗的好手。
骑兵师组建期间,许世友每天都要巡视各个连队的训练情况。每次到一连,他都会特意观察徐国夫的表现。只见徐国夫带着战士们,天不亮就起来训练,一会儿练习马术,一会儿练习格斗,一点也不含糊。
这时的许世友才明白,当初徐国夫为什么会在会议上对自己发火。一个渴望战场的战士,被困在机关太久,换了谁都会憋得慌。如今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徐国夫立即显示出了他的本色。
五、化解与新的开始
骑兵师成立一周后,许世友召开了第一次连队干部会议。会议刚开始,许世友就直接点了徐国夫的名:"徐国夫,这回你不再骂我无能了吧?"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在场的干部都知道前段时间发生的事,都在等着看徐国夫的反应。只见徐国夫站起来,大步走到许世友面前,郑重地说:"师长,我为之前的事向您道歉。"
许世友却哈哈大笑起来:"跟你开个玩笑,坐下说话。"这一笑,把会议室里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接下来的日子里,骑兵师展开了紧张的训练。每天天还没亮,训练场上就能看到徐国夫带着战士们练马术。一个月下来,一连的战士不仅能稳稳地骑马,还能在马背上自如地使用刀枪。
6月初,骑兵师迎来了第一场战斗。一股国民党军队趁夜偷袭红军后方,许世友立即派出徐国夫带领一连出击。徐国夫带着骑兵连,趁着月色赶了一夜的路,在天亮前截住了敌人的退路。
这一仗,徐国夫指挥得十分漂亮。他先用两个排佯攻正面,自己则带着一个排绕到敌人侧翼。等敌人被正面的火力吸引住,徐国夫突然率队冲杀过去,一举打垮了敌人的防线。
战后的总结会上,许世友特意表扬了徐国夫:"看来这些年在政治部没有把你的本事荒废掉!"徐国夫笑着回答:"还不是师长您给了机会。"两个人相视一笑,过去的误会在这一刻彻底化解。
随后的战斗中,徐国夫屡建战功。8月,骑兵师扩编,许世友毫不犹豫地把徐国夫提升为团长。从此,许世友和徐国夫这对老战友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多年后,有人问起当初在会议上硬怼许世友的事,徐国夫说:"那时候我就是想证明自己还能打仗。"许世友则在一旁打趣:"这小子打仗是把好手,就是脾气跟我一样倔!"
事实证明,许世友没有看错人。在后来的长征路上,徐国夫带领的骑兵团多次立功,成为了红军长征中的一支劲旅。而这段被打断又重新接续的战友情,也在战火中变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