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4句话,否则毁了孩子还不自知…

谷与妈妈 2025-01-17 15:20:39

周末的午后,我陪朋友在咖啡馆聊天,隔壁桌的对话让我不由得分了神。

一个父亲带着十几岁的孩子,可能因为考试成绩的原因,父亲气急败坏地说:

“你怎么总是这么没用!我上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早就比你强多了!”孩子低头不语,沉默中带着委屈,甚至还有一丝抗拒。

朋友叹了口气对我说:“你知道吗?有些话父母不经意间脱口而出,却会像钉子一样扎进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

听完这句话,我的思绪瞬间被带回了自己小时候;

因为一件小事被母亲说过的一句话,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那种羞愧与无力感,成年后依然挥之不去。

孩子的心理就像一块柔软的海绵,父母无意间的话语,尤其是带有否定、批评甚至苛责的语气,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自信和性格发展。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指出:“语言是心理的投射工具,一句话既可以成为爱的传递,也可能变成伤害的开始”。

父母无心的一句话,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如果你也有孩子,或即将为人父母,千万别再在孩子面前说的这四句话。

第一句:你怎么总是这么没用!

在我们的咨询室,有遇到过这样一位来访者,她的名字叫小夏(化名)。

她讲述了自己中学时期,因为物理成绩不好,妈妈总是骂她:“你怎么这么笨?就不能像隔壁的小李一样争气一点!”

最过分的一次是在一次家长会后,妈妈当着同学家长的面说:“我们家这孩子就是没用,将来肯定没啥出息!”

小夏从那以后对学习越来越抵触,觉得自己就是“没用”的人,干什么都不可能做好。

虽然最后凭努力考上了普通大学,但对自己总是缺乏信心,甚至连工作时领导的表扬都会让她觉得是“意外”。

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指出,当一个人反复接收到外界的负面暗示时;

会将这些暗示内化为自我认知,并在行为中逐步表现出来。

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并非天生“无用”。当孩子失败时,应该先关注他们的努力过程,而非只盯着结果。

与其说“你怎么总是这么没用”,不如尝试说:“这次没考好没关系,下次再努力,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一位青年设计师小李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他从小喜欢画画,梦想成为一名插画师。高三那年,他带着自己精心绘制的画稿兴奋地拿给父亲看,希望获得支持,参加美术高考。

但父亲却直接否定了他:“画画能当饭吃吗?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听我的没错!”

最终,小李在父亲的强烈反对下,选择了一个“更稳妥”的专业——会计。

大学毕业后,他如父亲所愿进入一家会计事务所,但内心始终对自己的选择充满遗憾。

在节目中,他坦言:“如果当时父亲能多支持一点,我可能早就实现梦想了。”

“后来靠自学,我还是走上了画画这条路,但这条路走得太晚,也太辛苦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凭借“我是过来人”的身份否定孩子的想法,容易引发代际冲突。

社会学家布朗曾指出,现代社会中,孩子的独立人格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望被尊重,尤其在自我决策权上。

过度干预只会让孩子失去表达的欲望,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的人生属于他们自己,而不是父母的延续。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真正成长。

第三句:都是为了你好

读者曾私信过我,她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亲身经历。

她的母亲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凡事都喜欢替她做决定,从选学校到交朋友,甚至连衣服的款式都要过问。

当她反抗时,母亲只会一句话堵住她:“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以后就会感谢我了。”

成年后,这位读者尽管已经结婚成家,但凡事仍习惯性依赖母亲,甚至做任何决定都会感到不安,生怕做错事而被批评。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被保护”状态的孩子,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即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会倾向于回避或等待别人帮助,而不是主动解决问题。

真正“为孩子好”的方式,是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支持,而不是用“好”的名义绑架他们的自由。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承担选择的后果。”

第四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演员张艺兴提到自己的童年经历。

他小时候因为体型偏胖、成绩一般,经常被父母拿来和亲戚家的表哥比较。

“他们总说‘你看人家多优秀’,虽然我表面不反驳,但内心特别不舒服,总觉得自己永远不如别人。”

虽然张艺兴后来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成功的艺人,但他坦言,直到成年后,他依然害怕被拿来比较,总觉得自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才能被认可。

社会心理学中,“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提出,人们总是通过和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度的负面比较只会削弱他们的自尊,甚至造成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和过去的自己相比,而不是用外在标准评判他们的价值。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生来自于童年时期被无条件接纳。”

父母的话语,藏着孩子的未来。那些看似无心的话,可能正悄悄影响孩子的一生。

中年以后,我们作为父母,是否应该对自己的语言多一份觉察与克制?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他们需要的是理解、接纳和鼓励。

从今天开始,尝试多对孩子说:“你做得很好!”“你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爸爸妈妈相信你!”

这份无条件的支持,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0 阅读:0

谷与妈妈

简介: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家庭教育方式,助力宝爸宝妈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