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是什么样子?100年前,日本间谍拍到罕见照片

史说云烟 2025-01-16 15:52:08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四处派人搜集情报,安排大量摄影师进入中国的大江南北。

这批日本间谍摄影师深入各地,拍摄了大量反映民俗、地理、水利、矿产。火车站、码头、菜市场、城镇街头、寺庙建筑、广场,都属于他们拍摄的范围。

后来,这批早年拍摄的秘密照片,结集为《亚东印画辑》出版。尽管日本间谍拍照之目的不可告人,但这些照片却反映了“旧社会”的真实模样。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批罕见照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社会”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旧社会”的中国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还是未开垦的荒地。花草树木都是野生的自然状态,给人一种田园牧歌的感觉。

100年前,只有上海、广州、青岛、长春等少数发达城市,拥有比较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那个年代,每一座城市都有寺庙、宫观,每逢初一、十五,百姓们都去里面烧香祈愿。

“旧社会”的中国,还没有通电、通自来水,所以不可能有抽水机。农田灌溉,只能使用这种机械水车。

那个时候,即使是城市也看不到高楼大厦,农村就更是一片低矮的土坯房。

100年前,寺庙里有虔诚的和尚,道观里有虔诚的道长。终其一生,远离尘嚣,不入红尘半步。

“旧社会”的中国,老百姓都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但在一些风水好的地方,则建有楼阁亭榭,如滕王阁、黄鹤楼等。遗憾的是,不少古建筑在60年代损毁了。

那个年代的人,个个都长得精瘦,没有大肚子,也没有秃顶的大爷。人们穿的衣服很破旧,却依旧过得很知足。

100年前,街道都是石板路,当时没有柏油,也没有水泥。大街上,闲逛的人很少。

“旧社会”的中国,只有像青岛、上海、宁波这些沿海城市,才有大量的西式建筑。

那个年代的颐和园,还没有对外开放;即使对外开放,也不会有游客,因为当时的人们没有旅游的观念。

100年前,在一些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建有很多西洋风格的房子,不过楼层并不高,没有电梯。

“旧社会”的中国,地方官都在衙门里办公,当时的办公室都是传统古典建筑,非常安静。

那个年代,河水没有污染,很多村民都在小溪里打渔。当时的船还是划桨的,因为还没有燃油发动机。

在广州、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已经不少西式建筑了,不过穿西装的人还非常稀少。

“旧社会”的中国,生活节奏很慢,没有地铁、没有飞机、没有高铁。大多数人,都在慢悠悠中度过了一生。

那个年代,在山顶上经常建有楼阁,就像广州越秀山的“五层楼”一样,有着镇风水和军事防御的作用。

100多年前,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牌坊,这些牌坊的意义各不相同,大多是为了纪念一些人物。

虽然100年前还是“旧社会,但像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现代化气息。

由于“旧社会”不通自来水,人们都是去井里挑水喝。虽然是井水,但非常清澈甘甜,比自来水好喝多了。

“旧社会”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看完100年前日本间谍拍摄的照片,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