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比我们那个时候要丰富许多许多,以至于每走进小侄女的屋子,都会被她丰富的生活所震惊。
什么手办,什么吧唧,什么电子老婆,满满当当的塞了一屋子,不过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还是她的衣柜,五颜六色的头发和风格各异的衣服,总让我怀疑她是不是半夜就会变身飞天小女警,然后去拯救世界。
孩子们的生活丰富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正在学习的年纪,总让家长对孩子们的每个爱好如履薄冰,总怀疑某个爱好就会偷偷毁掉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和上进心。
从前是电视与漫画书,如今cosplay也上桌了,有网友发视频称,孝义市教育科技局在工作群中发布了“严禁学生参加cosplay活动”的指令,引起了许多同学的不满。但实际上家长们疑惑的是——啥是cosplay?
Cosplay对于年轻学生们到底算是什么?在大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与我们正常穿着,有些格格不入的装扮,或许在大人们的眼中,cosplay只是一场华丽的装扮秀,是二次元文化的衍生品,可对于大多数年轻学生来说,它远远不止于此。
深度的文化体验与深刻的自我表达,才是更多学生沉迷cosplay的主要原因,它让学生们有机会跨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将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以及梦想中的自己化为现实。
在cosplay的加持下,学生们好像与自己梦想中那个更好的自己并肩而行了,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学生们沉迷cosplay的唯一理由,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真真切切的在成长。
锻炼动手能力,进行创意构想,找到自我认同,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正在上中学的小侄女就是这样,她从前是个妥妥的小社恐,可是通过cosplay认识了一群好朋友,性格也开朗了起来。
这么看来,cosplay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外爱好,在这个过程中,对天性的释放,也无疑让学业压力繁重的青少年们得到了难得的放松,它像是一扇窗,让青春的烦恼与憧憬得以透气。
Cosplay的受众也不仅仅是正在面临学业压力的青少年,很多大学生甚至毕业了的打工人,依旧坚持着这个爱好,也依旧保留着那些少年时代就因此结交了的好朋友,还有许多人通过cosplay找到了自己合适的职业方向。
所以其实爱好从来都是没有罪的,曾经追星族也被社会一度诋毁,但也有不少学生因为追星期间精进了拍摄技能,因此结缘了新的职业赛道,拿到了更好的offer,获得了更高的薪资。
曾经游戏也被家长们视为洪水猛兽,可是如今电子竞技也走入了大学课堂,成为了一门科目,游戏更是作为一种赛道,走入了亚运会的大殿堂。
再怎么抵触,我们也已经走入了这个多元的世界。
“爱好无罪,自由有界”——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们的共同难题话说回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爱好虽然无罪,但没有边界的爱好,就像是爱玩的孩子,全然放纵肯定是要坏事的,而这就是如今教育管理者面临的全新挑战。
如何在尊重青少年文化多样性的同时,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与秩序呢?简单的允许或简单的禁止都是过于懒惰的产物,回到此事,该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被询问时也表示,“不了解此事,也没有听说发布过禁止学生参加cosplay的通知”。
虽说开放的态度,才能彰显教育应有的温度与包容性,不过大家还是要清楚, Cosplay本质上是一种课后放松的方式,适当的放松固然无错,但就像电子游戏一样,过度沉迷还是会埋下太多隐患。
在学生时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进入了更好的大学,才能在未来的方向上有更多选择,才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专业,才能有权利在未来用这样的专业和学历,敲开自己向往赛道的大门。
如果因为爱好而忽略了学习,未来的选择就会大大缩水,进入自己并不喜欢的行业,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可能会每天都很疲惫,收获却又很细微,这样比起来,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这件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