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究竟有多惨?妇女惨遭凌辱后被虐杀,清军十日屠杀80万人

墨舞青衫居 2024-12-16 09:58:4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之诗,叹往昔之靡靡,警后世之兴衰。朝代更迭之际,往往血雨腥风。扬州十日,便是历史长河中一段极其惨痛的篇章。彼时,扬州城仿若修罗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然扬州城内,已无传书之人,唯有清军铁蹄践踏,妇女蒙羞受辱,生命如蝼蚁般被肆意虐杀。八十万生灵涂炭,繁华扬州转瞬沦为人间炼狱。那十日之惨状,究竟是怎样的一幅人间地狱图?又为何会发生如此暴行?且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厚重书卷,去凝视那段被鲜血染红的岁月。

一、血染的扬州城

“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这是幸存者王秀楚在《扬州十日记》中对当时扬州城惨状的描述。王秀楚,史可法的私人幕僚,在屠杀中侥幸存活,他用颤抖的笔触,记录了这场旷世悲剧。

顺治二年四月二十五日,随着扬州城防的崩溃,清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史可法,这位明末抗清名将,在城破之际,欲拔剑自刎,被部下所阻。面对清军的劝降,史可法严词拒绝,最终被清军处死。他的部将刘肇基虽率余部和城中居民展开巷战,但终因寡不敌众,扬州城最终沦陷。

清军占领扬州后,豫亲王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这场屠杀,从四月二十五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初一,整整十日,扬州城变成了人间地狱。据《扬州十日记》记载,这场屠杀中,扬州城内的平民百姓,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过八十万具。

二、屠杀中的惨烈场景

“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呼乱起,齐声乞命者或数十人或百余人;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匐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至于纷纷子女,百口交啼,哀鸣动地,更无论矣。日向午,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这是《扬州十日记》中记录的屠杀场景,每一个字都让人心惊胆战。

在这场屠杀中,清军不仅肆意杀戮,更对无辜百姓进行抢掠和凌辱。据史料记载,清军入城后,在那些投降的汉人带领下,从一个富户进入另一个富户,先是抢银子,后来就无所不掠。夜幕降临后,砸门声、鞭子抽人声和受伤人的号叫声此起彼伏,那些企图逃跑的人,不是被摔断大腿,就是落到流氓无赖和散兵游勇手中,被拷打逼问财宝。

更让人痛心的是,在这场屠杀中,无数妇女惨遭凌辱后被虐杀。据《满清外史·第二篇·第二章》记载,清军南下时,所掳一少妇、一幼女、一小儿,儿呼母索食,卒怒一击,脑碎而死,挟妇与女去。有二卒追上夺妇,自相奋击,内一卒劝解,作满语。忽一卒将少妇负至树下对合,余二妇亦就被污。老妇哭泣求免,十数人互为奸淫,仍交与追来二卒,而其中一少妇已不能起走矣。这些记载,让人痛心疾首,愤怒难平。

三、史可法的悲壮抉择

在这场屠杀中,史可法的悲壮抉择让人肃然起敬。作为扬州城的守将,史可法在明知城破在即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誓死抵抗。在清军攻入扬州城后,史可法拒绝了多铎的劝降,选择了以死报国。他的忠贞和勇气,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史可法在城破前写下的遗书,更是让人泪目。他在遗书中写道:“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这些文字,不仅是对史可法忠贞品格的写照,更是对那个时代无数抗清英雄的赞歌。

四、多铎的残暴与报应

多铎,这场屠杀的始作俑者,他的残暴行径让人发指。在攻陷扬州城后,他下令屠城,对无辜百姓进行肆意杀戮和抢掠。他的恶行,不仅让扬州城化为废墟,更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然而,多铎的残暴行径最终也遭到了报应。据史料记载,多铎在年仅三十六岁时,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无人能医,最终全身溃烂而死。这样的下场,或许是对他手上沾染太多鲜血的惩罚。

五、历史的反思与警示

“扬州十日”这场屠杀,是明末清初那段动荡岁月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阴暗面。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六、结语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之言,道尽历史沧桑中百姓的悲戚。扬州十日,是历史的伤痛,是人性的耻辱柱。八十万冤魂的呐喊,至今仍在岁月深处回荡。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无情,更让我们明白和平的珍贵无比。如今,站在历史的这端,我们当以史为鉴,铭记扬州十日的惨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莫让悲剧再次上演,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和平的阳光下绽放光彩,而不是在战火中消逝凋零。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