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水浒传》中最特殊的存在,其实从施耐庵赋予他十回的个人戏份,就能看出施公对他的偏爱,但光论戏份的话,那鲁智深也有“鲁十回”,武松真正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武艺高强。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武松、鲁智深剧照)
可以说施耐庵是把最霸气的形容词都用在了武松身上,若是武松将自己这一身神功传给梁山的兄弟们,那梁山岂不是就无敌了吗?
一、一身神功的武功
之所以强调武松有一身神功,而不谈卢俊义、林冲、关胜这些人,是因为施耐庵确实没有赋予这些人系统的武功,而武松则不像是个野路子的绿林好汉,更像是个出自名门的习武之人。
比如他在孟州大战蒋门神时,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招式”。
是的,武松的出招不是其他好汉那般手持兵器胡乱挥舞,他的出招是有章法的,甚至他的招式是有名称的。
书中只道:“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看到这里,回想当初武松能在景阳冈徒手打死那只吊睛白额大虫也就不稀奇了,毕竟猛虎扑食的速度何其快,一般人哪里能躲得过?
而武松有这玉环步,鸳鸯脚,就是他的制胜法宝,如此一来,若他将这武功传给梁山的兄弟,那梁山这帮人的战斗力必将大增,后来的征方腊一役,或许就不至于死伤那么多兄弟了。
(徐宁剧照)
可别说梁山好汉之间没有互传武功的行为,比如徐宁那钩镰枪的绝技不就教给了众兄弟吗?
还有公孙胜甚至后来收了樊瑞为徒,连法术都传给了樊瑞,樊瑞也凭借那法术在征方腊时助关胜击败了郑魔君。
你看,可见梁山好汉之间的绝技是可以互相传授的,这样也能提升兄弟们的实力,何乐而不为?
但武松却没这么做,不过武松也不是完全没收传人的。
二、唯一的传人
武松向来我行我素,何时收了徒儿?
多数人可能忘了,当初武松因为杀嫂一事而落了囚,被押送去孟州,在那里,他就遇上了那小管营“金眼彪”施恩。
(施恩、武松剧照)
那施恩是好酒好菜招待了他一番,甚至还找人为他这囚犯沐浴更衣,武松都直接被他这一番操作给整懵了,一时间他不知道施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道自己是来坐牢的,怎么好似成了度假一般。
不过武松是何许人也,他是既来之则安之,也丝毫不怂,只享受着施恩的招待,后来才知道,施恩是有求于他,想让他帮自己去教训那蒋门神。
施恩又是一番激将法,激得武松出手暴打了蒋门神一番。
也正是在此时,他也将自己的拿手绝技传给了施恩,说是:“武松道:‘明日去时不打紧,今日又气我一日!’早饭罢,吃了茶,施恩与武松营去前闲走了一遭,回来到客房里,说些枪法,较量些拳棒。”
这里写得比较含糊,但毋庸置疑,武松确实是把自己的各种拿手绝技都传给了施恩。
所以这说明什么?
很简单,武松不是不传其他兄弟武功,而是挑着传。
三、武松的为人
这施恩是个什么货色?笔者之所以用“货色”来形容他,是因为他确实不是什么狠角色,也从未展现出任何习武方面的天赋。
(施恩剧照)
若要论人品,那更是一塌糊涂,他求武松办事的时候,就向武松坦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小弟此间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快活林。但是山东、河北客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有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处赌坊、兑坊。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弃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坊、兑坊里。但有过路风月女子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
你看,他这所作所为与“好人”沾边吗?不就是与蒋门神一路货色,也是干的那欺男霸女之事吗?
就这么一个地痞无赖一般的人,武松却愿意把自己的绝技传给他,凭什么呢?
很简单,是你把武松想得太好了。
武松固然有英雄的一面,但施耐庵也从来都没有避讳去描写武松的负面形象,比如他在蜈蚣岭杀害那无辜的小道童时,哪里像个英雄汉?
所以武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很简单,也很现实,他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人,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
这一点从当初他认宋江这大哥也能看出来,宋江一个三流武者何德何能让武松佩服?不正是因为武松离开他的时候,得了他十两银子么?
(武松、孙二娘剧照)
还有他与孙二娘夫妇义结金兰,也是因为那夫妇二人招待了他一番,还送了他一套头陀装束。
他传施恩武功,不过是因为施恩待他不薄,并非其他原因。
所以上了梁山之后,那帮兄弟虽然嘴上称兄道弟,其实也没几个入得武松的眼,再加上他们对武松又无恩惠,他何须多此一举去传功呢?
其实武松这态度也是梁山的缩影,这帮人压根没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这样一个团队,最终走向末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