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1955年,毛主席到饭馆吃羊肉泡馍后,却发现自己竟然一分钱都没带,最后他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究竟是什么呢?

1955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模样,而毛主席和中央一众领导们,每日都十分忙碌,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开政治局会议。
毛主席是个非常专注的人,经常沉浸在会议中,忘记休息,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不顾上。
5月份的一天,天气还非常凉爽,毛主席到西郊去参加一场会议。会议从早上开到了下午,期间毛主席只喝了茶,没有吃什么东西,当精神放松下来的那一刻,毛主席这才感受到肚子有些空空。
饥肠辘辘的毛主席,在回程途中就有些忍不了了,于是跟随行的机要秘书高智说,想要去吃饭。
可车马上就要进城了,中南海的厨师已经在准备着,高智提议不如回到中南海后,什么都不干,先吃饭。

毛主席人高马大,本来饭量就比常人要大一点,且又进行了长时间的脑力活动,什么都没有吃,所以想要找一个普通的饭馆,先垫垫肚子去。
高智一想,毛主席最喜欢的就是深入百姓中,跟他们交流,也能品尝地道的美食。于是,作为陕西人的高智,便提议不如就去吃羊肉泡馍吧,毛主席自然是欣然同意。
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跟一众中央领导,就曾在延安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对当地的特色美食羊肉泡馍,很是喜欢。
而那时便有一个老字号,名叫“同盛祥”,是众位领导常常莅临的。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实业家王铭轩,就在老街口开了一家西安清真风味的饭馆,王铭轩也为我党做了许多好事。

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冒着各种生命危险,往我党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送粮食、药品、银元等各种物资。
当时,为了还原地道的西安风味,王铭轩还特地从“同盛祥”选了几名泡馍技师到北京去。
得知开业之后,高智便就一直想要去尝尝,可却都没有找到机会。正好毛主席也好久没有吃羊肉泡馍了,所以众人一拍即合,司机立即驱车来到了西安饭馆。

甚至为了不打扰饭馆用餐的老百姓们,毛主席还特意进行了一番伪装,带上了帽子等遮挡物。
刚进到饭馆的一瞬间,毛主席就被这扑鼻而来的羊肉味所吸引,看着饭馆那三三两两客人,毛主席心情都愉悦了起来,在高智的安排下,毛主席被带到了一个小间里,说是小间,也只不过是用木板跟大厅隔了开。
大厅的人看不到他们,而毛主席却是能清楚的看到用餐情况。这样的日子,也让毛主席回想起,曾经跟老百姓们一起吃大锅饭的时光。
1955年,毛主席一行人,去饭馆吃羊肉泡馍,吃完后才发现没带钱,最后毛主席用机智的一招,解决了难题,足以彰显伟人风范!毛主席坐下没多久之后,就在一阵飘逸的饭香中,等来了他的羊肉泡馍,分量非常大,那羊肉片被切得薄薄的,还有固定的搭配,几碟辣子、糖蒜、香菜等等。
毛主席非常高兴,直接埋头吃了起来,一桌子人,也不再拘谨,在布满烟火气的饭馆中,开始品尝美味。
吃完之后,大家都非常满足,高智也准备结账,这一顿总共花了六元三角钱,毛主席主动要求,用他的工资来请这顿饭。

在那个年代,六元钱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当高智摸了摸口袋之后,神情突然紧张了起来,他这次出门着急,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这可怎么办才好,毛主席很敏锐的观察到了高智的尴尬,当得知他们一行人,都拿不出这顿饭钱之后,毛主席思考了一下。
就在这时,高智向毛主席提议,不如直接跟老板表明身份,想必他们也不会为难的。

可毛主席却是不愿意给老百姓找麻烦,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最直接简单的办法,跟饭店的同志表示,这顿饭是他们临时决定吃的,忘记了随身没有带够钱,明早会直接把钱送过来的。
饭店管事儿人来了之后,一看这满桌子人,自带的气质,都不可能吃是霸王餐的,想着也不可能撒谎。
于是没有过多为难,便直接让高智立了个字据,就让毛主席一行人离开了。毛主席离开的时候,心里有着很特别的情感。
因为生在和平年代,百姓之间才会对彼此更加信赖。而毛主席回到中南海后,就立即吩咐高智从他的工资里支钱出来去还账。

所以高智一大早,就跑到了新街口,将钱交给了饭店管事儿后就离开了。对这次在西安饭馆就餐的体验,毛主席回味无穷,总想着有机会了,可以再“微服出访”一次,跟老百姓们一同吃顿热乎乎的饭,岂不乐哉!
而没想到的是,在第二年,这个机会就又来了!
1955年,毛主席亲自到饭馆吃羊肉泡馍,谁知最后没带钱!建国初期,毛主席日益繁忙,一切都以公事为先,所以很少有私人的时间,就连想吃个羊肉泡馍,也是足足等了一年的时间,才又尝到味道的。
1956年10月,正逢缅甸领导人吴努来访华,毛主席在西郊跟吴努进行了会面交流,当行程结束之后,毛主席便从西郊返回中南海。

途中,毛主席便想到了上一次,在回中南海之前,跟高智几人,一同去吃了一碗羊肉泡馍的事情,正好这一次也有时间,于是毛主席再一次特意要求,让司机将车给停到了西安饭馆的附近。
这一次他带着彭德怀,翻译程瑞声几人,一同来到了西安饭馆,羊肉泡馍的味道,让毛主席十分想念。
所以他迫不及待,也忘记进行伪装,当踏进西安饭馆的那一刻,吃饭的群众们,是一眼就将毛主席给认了出来。

有人带头欢呼了起来,纷纷喊道:“毛主席来了”,经理得知之后,立即赶出来迎接,毛主席为了不打扰大家用餐,跟经理讲到,他们就是路过这里,来吃碗羊肉泡馍的,不要打扰大家的兴致,简简单单吃完就走了。
在场有幸见到毛主席、彭老总的顾客们,都是激动的一边吃饭, 一边张望着,期待能看到毛主席的更多面容。
毛主席再次满足之后,就跟大家简单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也是因为毛主席的两次光临,让西安饭馆声名远扬,很多人都慕名前来。

后来因为巨大的影响力,羊肉泡馍成为了北京的有名美食,而西安饭馆,更是成为了老牌名店。
当然这一次的用餐支出,也是毛主席从自己的工资里扣的,毛主席向来都很大方,经常请客,即使是一杯茶也绝不占便宜。
而对待别人如此大方的毛主席,对待自己和亲人,要求却很是严格,生活、饮食上都一切从简。
毛主席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每天却基本只吃两顿正餐,即使太饿了,也会随便吃点儿粗粮,应付一下。
他还特意吩咐中南海的厨师们,正常规格的餐食就是四菜一汤,甚至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肉类、鸡蛋都不吃,每日的粮食是固定的量,一克都不能超过。

毛主席曾跟想要为自己加餐的厨师们表示,虽然他饭量大一些,但却不能以此而特别对待。更不应该浪费。
毕竟粮食都是农民们辛苦劳作的果实,更不能够浪费,毛主席要求很是严格,不仅是对自己,对子女们依旧如此。
那年,毛岸英刚从苏联回到延安,大家都很照顾他,于是便让毛岸英去小灶吃饭,后来, 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很是生气,当面斥责毛岸英,他还没有为党做过贡献,没有资格去吃小灶的。

身为毛泽东的儿子,更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于是在毛主席的吩咐下, 毛岸英最后去了大食堂,跟士兵们一同吃的大灶。
而两个小女儿李敏、李讷,毛主席对她们也是严格要求的,每天跟普通人家吃的差不多,基本都是稀饭咸菜馒头片。
有时候,毛主席接见外宾的时候,会收到很多礼物,有些就是专门给李敏、李讷准备的外国食物,像是咖啡、牛奶之类的。

可毛主席从来不会将这些东西给两个女儿,毕竟每月的伙食标准,都是固定的,毛主席在这方面的要求很是严格,不会让孩子们沉浸于享受生活中。
勤俭节约,不愿浪费一点粮食,是毛主席的底线,也是他对子女们的要求,可在照顾宾客或是其他人的时候,毛主席却大方得很,尽显伟人风范。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慈禧曾对羊肉泡馍大加赞赏 毛泽东吃泡馍曾引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