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军阀一个比一个不争气,到石敬瑭的时候已经开始认外族人做爸爸,直接割让了燕云地区出去,后来一直到元朝灭玩,这片广大的土地都没有能够再次属于汉人王朝。
本以为这样几百年过去更换了十几代人的地区,已经完全和南方汉族断绝了联系,但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的北伐大军打到这里的时候,燕云地区的父老乡亲,仍然将明军看成是自己人,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明军赶走蒙古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不是说只要异族统治五十年,就会消除当地的文化,让这些人变成异族吗?
中华文化始终不绝
辽国是第一个占领接受燕云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对于燕云地区的管理并没有完全按照原始部落的习惯,而是尊重了当地的习俗,派遣辽国本地民族官员和汉族官员一起管理,当时的汉族官员有汉人丞相,那辽国官员之中就有辽人丞相。
金国灭亡之后就是蒙古人了,忽必烈是元朝第一位皇帝,他是一个汉文化的热爱者,他直接将汉文化当成了自己的文化,国家都城全部都是汉人设计,而且制度文化也全部都是照搬过去宋朝的文化制度。老百姓看见上面这样做的话,心里就比较放心了,大家表面上接受异族统治,但心里面却一直都没有忘记故国。
民间习俗的保留
但让人意外的是,当地百姓许多家都能拿出自己的族谱,很多家族能够将自己的宗族追溯到宋朝,一些大家族甚至直接背诵起来了族谱之中的唐朝祖先,这实在是让人意外,民间汉族习俗竟然保留的如此完整,这为之后朱元璋的汉化回归工作节约了很多的人力物力,难度也之间降低了。
1367年,朱元璋北伐之前发布檄文,明确的承认了元朝之前的统治,说元朝虽然以外族入中原,但对于老百姓繁衍生息还是有大功劳的,因为蒙古人不懂国家治理,基本上都是交代到手下汉人大臣去做,自己就是一个甩手掌柜,这样的元朝老百姓其实活的还是比较轻松,毕竟汉人地主都是自己人,再怎么也不会帮着外族欺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