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咱今天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奔主题!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最近美军新出的AIM-260超远程空空导弹,这玩意儿,看着挺唬人,跟咱们的PL-15还真有几分相似,可仔细一琢磨,哎,问题大了去了!这篇文章,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先说说这AIM-260的来头。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美军被咱们PL-15逼急了,憋了七八年才整出来的。你想啊,以前美军那AIM-120D,吹得跟花儿似的,射程那是杠杠的。可结果呢?咱们PL-15一出来,直接甩了它好几条街,那射程,啧啧啧,直接把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这脸,丢大了!所以,这AIM-260,就是美军亡羊补牢的产物,想追赶咱们的脚步,可这差距,怕是没那么容易追上。
这中程空空导弹啊,讲究个“能量管理”,说白了,就是怎么把有限的燃料,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其中有个关键概念叫“不可逃逸区”,简单来说,就是一旦进入这个区域,敌机就跑不掉了。双脉冲发动机,就是提升这“不可逃逸区”的关键技术,它能让导弹飞得更远,更准。所以,咱们PL-15,之所以能把AIM-120D甩开几条街,可不只是射程远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它能量管理系统好,这“不可逃逸区”比AIM-120D大得多!
你想想,AIM-120C5/7和AIM-120D,一个老旧一个新,这射程和不可逃逸区差距一目了然。这充分说明了什么?说明能量管理有多重要!这可不是吹的,而是实打实的技术实力体现。
可这个AIM-260呢?研发时间长,问题一大堆!首先,尺寸不合适,F-22和F-35的弹舱装不下!这就意味着,它可能只能挂载在F/A-18上,作战灵活度大大降低。其次,这玩意儿研发拖延,足足比咱们PL-15晚了九年的时间!这九年的时间,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这期间,咱们不仅技术突飞猛进,还发展出了更先进的空战武器。
更要命的是,咱们的WZ-9高空长航时无人预警机已经服役了!这玩意儿,探测距离远超传统预警机,巡航高度也更高,这使得美军的飞机,在更远距离就被发现了!AIM-260的作战环境,一下子就恶化了!这就像是,你本来想偷袭别人,结果别人早就提前知道了你的位置,这仗还怎么打?
这WZ-9和传统预警机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巡航高度和探测距离,那是压倒性的优势!这战略意义,咱不用多说,大家都懂!
说到这,我还得提一句咱们的PL-21。这导弹的射程,据说可能超过800公里!加上卫星数据链和以后的六代机协同作战,那空战范围,简直就是无限!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咱们必须捋清楚。首先,咱们的技术发展是整体性的,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整体的作战体系。咱们的飞机、导弹、预警机,都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实力提升。反观美军,军工实力下降,各方面的技术发展不协调,就算出了AIM-260,也很难弥补整体实力的差距。
所以说,这AIM-260,看着是挺厉害,但它只是一个孤立的点,而咱们的军事实力,已经是完善的体系。这差距,可不是一两件武器就能弥补的。
你看,这AIM-260的研制,表面上是针对PL-15,但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中美军事实力之间巨大的不对称性。 这七年的研发,最终可能只是证明了,追赶的脚步,永远赶不上创新的速度。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面对中美军事技术差距日益拉大,美国该如何应对未来空战的挑战?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