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网上曾有人询问,老年人要不要跟子女说自己有多少存款?
有人说亲生子女有啥不能说的,有人说告诉子女等于把养老钱送出去,还容易引起矛盾。
深以为然!儿子结完婚,我手里没多少积蓄,存了五年外加退休提取的公积金,有38万。
本以为儿子漫不经心的一句询问,不过是家常闲聊,谁知,儿媳却提议让我换个四居室。
儿媳说我这里离学校近,再有一年,小孙子上学,他们就都搬过来跟我住一起。
既方便孙子读书,我还有人陪伴,多么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我觉得也不错,刚好社区有四居室一楼带院的在出售,儿媳帮我以最低价拿下。
一边交了定金,一边卖我这套房,半年后,一切手续办好,开始装修。
儿媳接我回家一起居住,我才彻底明白他们的小心思,是想撮合我的老年生活。
如今,我和亲家母一起搬到新装修好的四居室,孙子也上学了,儿子儿媳也放心了。

我叫常明,今年63岁,退休3年,每月有6000退休金,老伴走了多年。
独生儿子早已成家有娃,如今,我跟亲家母在一起搭伙养老,接送小孙子上下学。
说起我和亲家母之间的事,要从我刚退休,儿子的询问开始。
周末,儿子儿媳带着孙子过来一起吃饭,儿媳在厨房忙碌,儿子跟我下棋。
闲聊之间,儿子随意询问我有多少存款,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告诉儿子有38万。
刚好儿媳端菜出来,听到我和儿子的对话,插嘴说了一句:要不把您这里换成四居室。
我不明白所以然,抬头看了一眼儿媳,没做回答,不知小夫妻啥意思。
这笔养老钱也是我攒了好几年,外加退休时取的公积金,是我晚年的救命钱。
儿子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在饭桌上,儿媳似乎对这个很有兴趣。
儿媳说了换四居室的各种好处,一是孙子读书方便,儿子儿媳过来一起居住也有地方;
二是房间多了,将来我老了,需要请保姆也有地方住。
儿媳还调皮地调侃我,询问我真的不再找个老来伴,一个人多寂寞。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琢磨着儿媳的话里有话,他们想过来跟我一起居住。

我仔细考察一番,现在房价不高,社区里的四居室,都是当年的工程师楼。
若能买到一楼带小院的,岂不是一步到位的养老房,就给儿子儿媳说了自己的想法。
没过几天,儿媳过来带我去看房,一套168平一楼带小院的四居室大房子。
说实话,我很喜欢那个院子,夏天乘凉,冬天赏雪景,挺好的。
儿子儿媳又跟我商议,写他们的名字,跟卖家商议好,先付一半房款。
再卖我的住房,半年内付清另一半房款,我觉得这样做也挺好。
只是写他们的名字,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担忧,但就一个儿子,早晚都一样。
事都是儿子儿媳办,我被儿媳接回家居住,跟亲家母做伴。
每天一起去接送孙子,一起到公园锻炼身体,晚上吃完饭,在小区散步。
感觉这样的日子真不错,有人陪伴,有人照顾,生活有滋有味。
儿子儿媳也放心打拼自己的工作,孙子跟着我们也很开心。

我的房子卖了,付完另一半房费,剩下的钱正好够装修费用。
孙子上学,我对亲家母越来越离不开,不知说,亲家母主动提出一起回来。
一楼带院子的房子,最大的好处是,进出方便,可以种很多喜欢的花草和时蔬。
送孙子去学校,我和亲家母就围着院子劳作,感觉还是跟土地亲切。
院墙跟亲家母都种的是各种蔷薇花,春天开满鲜花,她说看着就心情好。
弄出几个小方格,种点青椒,西红柿,小香菜,韭菜,随时吃到最新鲜的。
而我和亲家母也从各住各屋,搬到一起搭伙养老,每晚有人陪真不一样。
虽然身边也有人说闲话,但幸福是养自己的心,又不是养别人的眼。
我和亲家母觉得这样的日子,简单,快乐,又幸福满满。
儿子儿媳平时工作忙,我和亲家母照顾小孙子,他们周末过来住两天。
房间里充满小孙子的欢笑声,还有亲家母忙碌的身影,这样的生活才叫日子。
儿子曾询问我后悔不,把存款都拿出来,房子还写的是他们小两口的名字。
我笑着说,活着的时候,给你们,这样皆大欢喜,更有利于家庭和睦。
看看亲家母每天张罗着各种精致饭菜,屋里屋外的干净整洁,比啥都好。

结语:家和万事兴,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家人之间的真心相待。
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不过是彼此有价值,谁都不傻,知道什么是真心。
儿媳提出这样的事,有她的考虑和小心思,但在我的承受范围,是爱心,也是孝心。
撮合我和单身亲家母在一起互助养老,既解决我们老人的孤独,又让他们安心工作。
亲家母是个能干又善良的女人,虽没有高收入,也没风韵犹存的身姿,但有爱就够了。
人老了,身边有人打理生活,给你做好一日三餐,准备好四季换洗,还有啥可奢望的。
与其找别人搭伙过日子,不如我们这样的结合,儿女不必担忧家产,老人能真心相伴。
对此大家觉得我的选择对吗?你们看好亲家之间的搭伙养老吗?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