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家族的人,或者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为什么有人得癌,有的人却不会患癌?难道癌症还看人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
小李和她的表妹、表姐从小一起长大,她们有着相似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然而,命运却对她们开了不同的玩笑。小李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出患有宫颈癌,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她瞬间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恐惧之中。与此同时,她的表妹和表姐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态,从未出现过任何严重的疾病。
看着她们健康快乐地生活,小李常常在想,为什么同样是家族成员,她们却没有患上癌症呢?难道真的是命运的不公?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它涉及到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癌细胞就像是一个狡猾的敌人,它也是挑人的,有这么4类人更容易成为癌细胞寄生、攻击的目标:
(一)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如果免疫力低下,身体就更容易受到癌细胞的侵袭。例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癌的风险。
(二)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这些情绪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增加患癌的风险。
(三)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是癌症的重要诱因。例如,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数倍。
(四)家族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因素在癌症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癌症,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上述提到的免疫力低下、不良情绪、不良生活习惯和家族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石棉、苯、放射性物质等,会增加患癌的风险。此外,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的修复能力下降,患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家族遗传对癌症风险有一定影响,但并非绝对。研究表明,超过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可遗传基因突变。这意味着,如果父母或近亲患有癌症,其子女或亲属患癌风险可能会增加。不过,癌症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癌症具有较为明确的遗传倾向。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遗传概率接近100%,且容易发展成结直肠癌。
然而,即使存在遗传风险,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也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风险。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定期的癌症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中最年轻病例早10年进行结肠镜检查。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识别携带高风险癌症基因的个体。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对于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人群,医生可以提供更具体的预防建议,如更频繁的筛查、药物预防或手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