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寒冬将至,羽绒服作为保暖必备品,却因行业内诸多乱象,让消费者在选购时顾虑重重,难以安心。
据市场监管总局此前通报,在对 185 批次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抽查中,涉及 6 个省份的 178 家生产单位,结果令人堪忧,竟有 26 批次羽绒服装不合格. 其中,不仅有 1 批次涉嫌假冒,还有 19 批次纤维含量不合格,6 批次羽绒含绒量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涵盖探路者、阿仕顿、海贝、爱果等多个知名品牌. 这充分表明,即使是一些知名品牌,也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在购买时切不可盲目轻信品牌效应,而需更加谨慎地甄别产品质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无独有偶,浙江湖州织里警方的一次行动,更是将羽绒服造假的严重程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警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家服装厂在直播时,以低至 89 元的价格 “甩卖” 儿童羽绒服,如此不合理的低价引起了警方的高度警觉,随即立案展开深入调查. 经过前期细致的摸排,警方精准掌握了制假窝点、人员构成等关键信息,并于 11 月 7 日联合市场监管局,出动 50 余名警力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 3 人,现场查获 “假羽绒服” 数量多达 7 万余件,涉案价值更是高达 700 余万元. 经专业检测,这些涉案羽绒服的吊牌标注含绒量为 70%,然而实际的羽绒绒子含量却基本为 0%,完全是用 “粉碎毛” 等劣质材料来以次充好,严重欺骗了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事实上,羽绒服造假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已成为行业内的一大顽疾. 专业人士透露,一些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获取暴利,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上述案例中的用 “粉碎毛” 冒充羽绒外,常见的造假手段还包括用 50% 白鸭绒冒充 90% 白鸭绒甚至 90% 白鹅绒,更有甚者,会在填充物中掺入飞丝、羽丝等杂质,甚至还存在掺狗毛、猪毛等令人咋舌的恶劣行为. 而这些造假后的羽绒服,普通消费者若不进行专业检测或仔细辨别,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这也使得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机.
探究羽绒服市场出现如此多乱象的原因,羽绒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是重要因素之一.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 2016 年至 2022 年 11 月,90% 白鸭绒的价格由每千克 200 元涨至 360 元左右,90% 白鹅绒则从每千克不到 400 元涨至 640 元左右.2023 年 11 月,90% 白鸭绒和 90% 白鹅绒的价格又比 2022 年同期分别上涨了 16% 和 25%,而今年与 2023 年相比,高品质鸭绒、鹅绒的价格更是大幅上涨了约 1/3,以新国标的 90 白鸭绒为例,2023 年价格是 40 万元一吨,今年则涨到了 55 万元一吨. 造成羽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禽类出栏量的下降,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监测统计,我国鸭的出栏量从 2019 年的 48.8 亿只下降至 2023 年的 42.2 亿只,同时鹅的出栏量也从 6.3 亿只下降至 5.2 亿只. 此外,前期猪肉价格较低,导致禽类需求下降,出栏率降低,也是促使羽绒价格攀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羽绒成本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逐利润,不惜牺牲产品质量,通过各种造假手段来降低成本,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例如,在一些电商直播间,常常能看到低至一百多元的羽绒服甚至鹅绒服,其销量颇为惊人,但实际上,按照正常的成本核算,这些超低价的羽绒服根本不可能是真的鹅绒服,其含绒量往往存在严重的造假问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局面,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需格外小心. 首先,应尽量选择正规品牌,并仔细查看产品的充绒量、含绒量等标签信息是否齐全,还可通过轻轻按压羽绒服,观察其是否能够很快回弹恢复原状等方法来辨别优劣. 其次,对于价格过低的羽绒服,要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因贪图便宜而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切实加强对羽绒服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造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羽绒服行业回归正轨,让消费者能够放心地购买到质量可靠、温暖舒适的羽绒服,安心度过寒冷的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