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一位贤明的君王,一位贤明的君王的身边也离不开一位优秀的谋士。
宰相作为国家的二把手,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一位好的宰相能让国家起死回生、繁荣富强;一位卑劣的宰相能让国家身败名裂、民不聊生。
可以说,宰相的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上限。
大江东去浪淘尽,无数名人志士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他们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扶大厦之将倾,为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才能和胆识。
他们作为政治家,在各自的时代闪闪发光,在历史上名垂千古,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本期,我们就来谈谈历史上的八大名相,根据他们的生平功绩做一个排名,你也可以猜一猜,排第一名的是谁?
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八大名相排在最后一名的是秦朝的李斯。
李斯最开始是跟着荀子学习的,后来到了秦国,跟秦王劝说灭掉诸侯,统一天下。
正因为他有着对统一大业的重要帮助,在秦朝建立以后,李斯便被升为了丞相。
在担任丞相的期间,他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帮助秦朝巩固政权。
其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措施便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还有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等。
可以说,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国家的路上,李斯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只能排第八呢?别急,听我一一道来。
李斯排第八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性格。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李斯作为一个利己主义者,做的事大多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妒杀韩非成为他人生的污点之一。
韩非子大家也不陌生,李斯就是看不惯他,觉得他比自己厉害,害怕万一他超过自己,自己的地位被他抢走。
于是他便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巧的是,此时秦王也青睐于李斯,于是就把韩非打进大牢,最后韩非服下李斯的毒药,自杀而死。
人品不好,使得他在这个榜单上只能排第八。
二、正气凛然的榜样寇准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以直谏出名,并被宋太宗重用,寇准的前期仕途没有很多坎坷,这也与他的才能有关。
寇准先后担任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在景德元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而就在当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契丹南下攻打北宋,并包围了部分河北地区。
在满朝慌乱的时候,是寇准力排众议,反对南迁,要求坚决抵抗契丹的进攻,并让宋真宗亲自督战,稳定军心。
这一决定使得北宋得以订立“澶渊之盟”。
后面寇准又遭小人多次诬陷,官位起起伏伏,最后病逝于雷州贬所。
寇准为人正直,豪放大气,在历史上好评如潮,他死后,宋仁宗还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自写下“旌忠”二字。
他为什么排第七?是因为在贡献上,他比下面其他几位略逊一筹。
三、治世的缔造者“贞观之治”相信大家都知道,而这一盛世的缔造者除了李世民之外,房玄龄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李世民能坐上皇位,也得靠他,因为玄武门之变就是他策划的,等到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便成为了国家的谋划者之一。
房玄龄注重吏治,他精减官吏,既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支出,又使得官吏的质量得以提升。
在典章制度的制定上,房玄龄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房玄龄还有一个黄金搭档,叫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配合默契,史称“房谋杜断”。
两人的情谊也说明有时候一山是可以容得下二虎的,房玄龄以其对贞观之治的贡献排在了第六位。
四、开国功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成语大家应该也有听过,榜单上的第五名就是萧何,萧何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许多贡献。
开国功臣,地位可想而知,西汉建立后,萧何便担任相国,名列功臣第一。
担任相国后,他制定汉律,并主张无为而治,恢复因战争而凋敝的民生经济。
萧何和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萧何在谋略上不输张良,在军事上也能跟韩信掰掰手腕。
他们三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后期,他又协助刘邦除掉了韩信,并在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汉惠帝。
总而言之,萧何的功肯定是够多,才能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他排在第五的原因。
五、改革狂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排在第四位的是著名的诗人兼宰相——王安石。
他在还没做宰相之前就已政绩显著,后在宋神宗即位后担任翰林学士,而贯穿王安石一生的便是变法二字。
可以说,他的一生全在为这两个字努力着。
在宋仁宗末年,他就提出了改革,但当时宋仁宗并未理会,等到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继续阐述变法,并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
等他坐上了宰相的位置后,便开始大力推行变法。
在变法初期,宋神宗十分支持,但到了后面,变法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难题,反对者越来越多,变法内部人员也矛盾重重。
后面王安石经历了罢相、起相又被罢相的过程。
王安石的一生既有政治,也有文学,他还不满旧制,敢于创新,推行变法的精神品质在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表里不一的首辅斗赢四代权臣的明朝首辅张居正在这份榜单中排名第三位。
作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宰相,张居正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又复杂,他的故事也有很多。
他任宰相期间,军政大事由他一人主宰,相比王安石,他的权力要大得多,推行改革措施也顺利的多。
在财政、军事上,他都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直到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才宣告他的时代结束。
张居正的学识和才能不用多说,能在这份榜单上排第三,他差不到哪里去,但也要说一下,张居正这个人是带有着许多争议的。
比如上位初期,他的父亲去世,按照惯例,张居正要守制二十七个月,才能重新为官。
但张居正等不起,此时正是改革刚开始,如果他走了,可能以后就回不来了,于是他只能选择夺情。
但这一选择必然给他带来极大的舆论压力,好在当时宋神宗也无法自理朝政,他还是需要张居正,便下令不准再议论此事。
张居正的故事在他死后没有结束,因为在位期间生活奢侈,表里不一,他死后被剥夺了谥号,并且差点被挖掘鞭尸。
七、千古丞相“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篇《出师表》凝聚着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和对蜀国的爱。
诸葛亮,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演义》里的他借东风、草船借箭,各种操作令人叹为观止。
小时候看三国,最希望的就是蜀国赢,可惜最终事与愿违,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当然没有这么神,但他依旧可以在这份榜单上排名第二。
诸葛亮的主要贡献就是帮助刘备对抗曹操,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便开始准备完成刘备未竟的事业。
但结局是令人唏嘘的,在兴复汉室的路上,诸葛亮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是中国人心中“相”的代名词。
八、华夏第一相终于,“华夏第一相”来了,他就是管仲,管仲在这份榜单上成为第一名,自然有他的理由。
首先管仲出身贫寒,虽然他是什么周穆王的后代,但到他那里什么都没了,只能做点小生意谋点生计。
鲍叔牙是他的发小,两人就像伯牙和钟子期一样,互为知己,后面也是经过鲍叔牙的举荐,他才成为齐相。
管仲在相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内安定民生,发展经济;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比曹操更早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齐国能成为一方霸主,与管仲离不开关系。
管仲的治国理念和改革措施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法家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管仲也为后来的法家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凭借对后世的强大影响力,他在这份榜单上排名第一是实至名归的。
结语八大名相,各有各的精彩,他们在各自的时代,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能和学识,坐上宰相的宝座。
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上,尽情施展着自己的才华。
尽管每个人的褒贬不一,最后的结局也各有差异,但这些都无法否认他们优秀的事实。
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何以为中国?周公定其礼,管仲辩其利,李斯创其制,萧何定其轨。后来诸人,皆不能越其藩篱。
其它人都是大一统国家的丞相,诸葛和管仲和他们不在一个层次吧。
两位周公都没上榜?姜子牙呢?
.狗屁
张居正是宋朝宰相?
前后两周公排不上吗?无语了!
博主看问题比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