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说说最近的,据港媒《南华早报》的消息显示,随着中国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美国对华军事优势领域已经越来越少。而如今,在满是对中国远程打击力量的焦虑下,美军最后的水下优势领域也正在面临中国的步步紧逼。
简单来说,核潜艇在巡航过程中,虽然与一般常规动力相比,噪音更小、稳定性更好,但是只要还符合当前的物理规则,就并非无迹可寻。潜艇在巡航过程中,船体周围的水会进行流动,部分地区压力减小,部分地区压力增大。而压力的快速变动,必定会导致热量,也就是会导致部分水蒸发,进而在潜艇周边形成小气泡。而这些小气泡又会因为压力破裂,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紊流和电磁特征。只要发现这个异常情况,就能基本定位目标位置。
挺讽刺的是,在今年4月份,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情报中心“前主管”卡尔·舒斯特,还在接受CNN采访时,高调表示,潜艇作战领域,美国仍然保持着对中国的优势领域。结果这才过去4个月,针对性技术,已经诞生。至于能不能实现列装、什么时候列装,就看后续的实际测试了。
这些情况,在当前越来越紧张的中美局势下,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好消息。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有点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的意思。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