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从俄罗斯过境哈萨克斯坦,向乌兹别克斯坦供应天然气的管道,在三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开通了。说起来也奇怪,这三国都是天然气出口国,为什么还要乌兹别克斯坦还要找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呢?
因为,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国家,它虽然生产天然气,但是限于技术和开采设备等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产量很难短时间内得到提升,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屋漏偏逢连夜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乌兹别克斯坦本国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也在上升。
而乌兹别克斯坦对于能源需求的增长,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几年,乌兹别克斯坦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收获颇丰,比亚迪刚刚签署了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的协议,说是欣欣向荣,也不为过。
但问题在于,这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签了天然气出口的协议,天然气卖给中国,自己不够用,不卖给中国,毁了约,赔赔违约金倒也无所谓,但是一旦失去中国的友谊,那就麻烦大了。
其实,不单单是乌兹别克斯坦有这个问题,中亚向中国供气的几个国家,都在面临这个问题,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它们产多少气都能吃得下。这几年哈萨克斯坦缩紧对华天然气出口,可不仅仅是政治原因。所以,失去欧洲市场的俄罗斯天然气,盯上了这片市场。
俄罗斯的想法很简单,反正我天然气放在手里也没用,低价卖给你们,你们是自己用还是按照正常价格卖给中国,都不关我事。
但是,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俄罗斯真是个大善人吗?当然不可能!这只是普京的一步棋罢了。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直接向欧洲供气的几条管道,关的关,被炸的被炸,俄罗斯的天然气几乎滞销,普京瞄上了中国的市场,其实,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普京就已经盯上了咱们的市场,中俄第一条输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东线,早在2019年就开通了,这就是普京的第一步。
至于第二步,就是中亚了。在俄罗斯进入中国市场前,中国陆上天然气进口,几乎全部来自于中亚方向。俄罗斯下场,说难听点,就是老大哥抢小弟生意,几个小国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再加之俄罗斯在俄乌冲突前期的不堪表现,给了拜登插手的余地。但是,拜登到底是棋差一着,中亚五国拜的新老大,可不是美国。
普京的反应,才是最快的,而且俄罗斯天然气的体量够大,大到足以整合中亚的天然气市场。中亚几国,也从一开始的抵触,逐渐变成理解,甚至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加入。
而普京为什么要整合市场?普京在这条管道开通仪式上,是这么说的:“这项天然气合作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经济发展”,就是俄罗斯天然气带来的市场整合,形成对中国的规模化出口后,带来的经济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俄罗斯借中亚现成的管道,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中亚几个国家赚个过路费。
而“能源安全”,明面上讲的是中亚五国的能源安全,其实讲的是中国的能源安全。中美关系复杂,南海和马六甲海峡液化天然气海运航线的可靠性下降,我们需要考虑这两条航线被封锁后的应对方案,俄罗斯和中亚的天然气无疑是可靠的替代方案。
普京的第三步,就是进一步拓宽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渠道,包括上个月通过北极航线的LNG船运输、远东线、西伯利亚力量2号……
到2030年,俄罗斯可能会有三条管道、一条航线直接出口天然气给中国。就这么看,中俄的战略合作,可能会越来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