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老话“三月怕廿六”,今日三月二十六,到底怕啥?看老祖宗咋说。
杜宇声声啼不止,婪尾花飞春去矣。转眼间,农历三月二十六到来了,此时春天也已来到尾声,夏天即将登场。而这天可谓是有点不一般,因为这天是在民间有很多的讲究。其中,老话“三月怕廿六”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日三月二十六,到底有啥怕的?一起来看看吧。
老话“三月怕廿六”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农历三月二十六这天,对于民间百姓而言是非常担忧和害怕的。具体原因如下:

其一,农历三月二十六是“破日”
根据民间历法显示,三月二十六正值干支纪年中的庚辰月壬戌日。在《彭祖百忌》中记载,“壬不汲水更难提防,戍不吃犬作怪上床”。意思是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壬日这天,不宜从井中打水,否则可能会有意外发生;而在戌时不要吃狗肉,否则容易在床上作怪惹麻烦。
此外,庚辰月壬戌日在十二建星中又是“破日”。破日,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不吉之日,其名称源自“破坏”、“衰败”之意,象征当日气场不稳定,易引发负面效应。而且这样的日子在旧时黄历中,就是黑道日,属于凶日。因此在这个日子里,古人认为通常不宜举办吉利的事务。

其二,三月廿六的天气影响未来庄稼的收成
据悉,三月二十六属于春夏交替的阶段,此时气温还不稳定,容易遇到冷空气的侵袭,为此这天的天气变化就会影响未来气候情况,进而影响这一季的庄稼收成。
具体来说,如果在三月二十六这天下雨,预示着麦子及春夏种植的农作物容易丰收。因为此时麦子正处于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下雨有利于其生长;同时,播种季节也需要雨水来促进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
相反,如果三月二十六这天是个大晴天,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里雨水偏少,甚至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干旱天,这对庄稼生长不利,很容易出现庄稼减产的风险。

而对于这一说法而言,民间其实早有很多的谚语,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三月廿六雨淋淋,小春大春都有收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三月二十六这天下雨,预示着麦子以及春夏种植的农作物都容易丰收。据悉,三月二十六是麦子的灌浆期,此时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下雨有利于麦子的丰产;同时,三月二十六前后是播种的大忙时节,下雨有利于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粮食丰收。
三月廿六晴,旱到四月底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在农历三月廿六这天是晴天,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持续干旱,一直持续到四月底。
农历三月廿六通常是春季向夏季过渡的时期,如果这天是晴天,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比较干燥,降雨较少。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四月底,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需要充足水分的农作物生长不利。农民需要提前做好防旱准备,确保农作物能够顺利生长。

看得出,三月怕廿六的原因不仅是害怕这天的日子,更害怕这天的天气。而且农民朋友希望这天宜雨不宜晴。
总之,今日就是三月二十六了,希望大家跟随传统行事的同时,也要注意这天的天气变化,尽量提前做好庄稼的灌溉准备,避免出现大旱天,导致庄稼难以丰收。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三月廿六的讲究了。话说,你觉得老话说的有道理吗?你们那边都有这些说法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