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闲对检校司提出质疑的时候,庆帝心里就已经开始琢磨着要把林若甫踢出朝廷。
范建当时有点发愣,但很快他就明白了陈萍萍说的是林若甫,林若甫这个百官之首,心太大,竟然想在庆帝正当壮年的时候就试探未来的皇帝是谁,这可是犯了庆帝的大忌。
但林若甫却以为这只是他和庆帝之间的斗智斗勇,林若甫觉得自己只要主动辞职,躲开那些门生故旧的名册,就有可能再回朝廷。
但庆帝可不这么想,他有的是办法让林若甫彻底断了回京的念头,庆帝说林若甫给他挖了个“坑”,关键就在那份名册上。
对于大宝,庆帝和林若甫的看法完全不同,考虑到大宝的出身,庆帝早就看出了其中的风险,他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子陷入这么危险的境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林若甫的计划是让大宝留在京城,这样那些还没清醒过来的学生就不会把他的辞职和范闲联系起来,这样既能削弱对手,又能间接巩固范闲的地位。
庆帝的目的可不仅仅是换个宰相那么简单,他是想废除宰相这个职位,让庆国以后再也没有宰相。
最搞笑的是,这么大的改变,得由主动辞职的宰相提出,才能保住皇家的面子。
他清楚,自己的人脉再广,女婿再厉害,一旦跟庆帝唱反调,那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庆帝才不在乎史书怎么写呢。
陈萍萍不仅看透了这一局,而且他还是幕后的操盘手,这就是范闲能从他那儿拿到黑骑调动记录的原因,陈萍萍相信,范闲能从他看似不经意的举动中,看出背后的真相。
大皇子竟然在这样的时候,同意和范闲一起去“找刺激”,这背后似乎有文章,其实,他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陈萍萍精心安排的,就是为了保证林相能安全回家。
庆帝的信任让大皇子行事更加自由,因为他目标明确,不为皇位,只为国家福祉。
庆帝回京都后,是陈萍萍和叶轻眉的巧妙安排,让宁才人和大皇子能留在宫中。陈萍萍对他们的恩情,大皇子一直记在心里。
就算宁才人没有告诉他这个秘密,范闲的出身也足以让他在大皇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陈萍萍是个善于打探消息的女子--你能不能认真点?
这是后续吗?目前没看到那,一个生性猜疑的皇帝,说的每句话都有其深意,如果不细品是真的不知道其中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