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精英》果然出手了。
在昨晚的SPARK 2025腾讯游戏发布会上,《和平精英》以“为你拉满一切”为主题曝光了全维度革新计划,覆盖暑期玩法、PC模拟器、AI科技、绿洲启元创作生态、商业化以及跨界联动六大模块,堪称“量大管饱”。
而其中涉及到的PC模拟器,我在发布会前就已经研究了两个多月!起因是有人告诉我“和平PC模拟器启动量能排进网吧热力前10”,这把我吓了一跳,毕竟《和平精英》在去年9月推出高清模拟器后基本没做过宣传,我对它的印象也还停留在射击手游NO.1的层面。
后来,我去找了顺网的朋友求证,得到的答案是“近期打开量确实不低,如果做展示的话大概在TOP50榜单的中游水平”。虽没开始听说的那么夸张,但也绝对不容小觑,被这个快速成长的生态勾起兴趣的我,还特意下载PC模拟器玩了段时间。
上手之后我就觉得,《和平精英》又在“憋大招”。
不难发现,PC成了这两年射击游戏百花竞放的主战场。有产品从立项就开始做跨端,有产品在手游立稳后反向挑战独立PC版,还有厂商干脆直接只为PC做射击产品。
《和平精英》是新战场上罕见的“上线多年且在移动端扎根很稳”的竞争者。这款年初曝光最新日活峰值8000万的“大鳄”,即便只是小小迈步,也很可能会拿下新战场的大比例市场份额,而综合我的体验以及发布会最新爆料,和平PC模拟器的定位目标恐怕不低。
瞄准最高品质开发,《和平精英》目标“很大”
和平PC模拟器与移动端的账号资产互通,从官网下载后就能直接开玩,“丝滑”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也让我尤为惊讶。这中间有两个开发难点,一是适配,二是优化。
先说适配,“主打键鼠”的PC和“搓玻璃”的移动端操作环境有极大差异,在局内要求更多复杂操作行为的射击品类上表现更甚。因此,大概五六年没怎么玩PC游戏,把大多数娱乐时间投入到《和平精英》移动端上的我,自己都觉得可能“玩不来”PC模拟器。
但结果是意外地“好上手”。项目组具体为此做了哪些努力无从得知,不过从键位设计上,我大概能反推出和平PC模拟器如何架构优秀的交互逻辑:
一方面,对于通用高频行为优先靠拢PC“约定俗成”的操作习惯,比如wasd移动,R换弹以及空格跳跃,那些不同的重要操作也优先替换PC高频操作键位,例如左右探头定位PC玩家常用于自设功能的QE;另一方面,属于《和平精英》自身的优秀交互功能也做了保留,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关联操作的分区,比如万能标点放于鼠标中键、收枪放于左手移动便利分区,自动奔跑放在不碍事的键盘右区。
再说优化,PC模拟器和移动端最直观的不同在于设备性能带来的画面与帧率差距。
PC模拟器高画质下,阴影、光线折射、道具细节等等在大屏幕视野中都会有更进一步的展现,带来更真实的沉浸感。对应画面在固定时间内刷新次数的帧率,则是射击游戏的另一条“生命”,帧率越高,越能拉升操作玩家的“同步感”,玩起来也就更舒服。
在我玩到的版本上,和平PC模拟器已开放独有的4K极清画质,并且最高支持240帧,这在整个射击品类中都属于顶尖。
更为关键的是,我当下用的是几年前购置的办公笔记本,它仍旧能同时开画面与帧率最高配置,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上大学拥有了自己电脑的玩家,都可以在宿舍里直接上和平PC模拟器,可见《和平精英》团队在优化上下足了功夫。
有趣的是,你甚至能看到不少玩家因为“太真实”而选择降低画质,纯享受240帧,这放在大多数射击游戏中想都不敢想……
坦白说,到这个程度我已经很满意了,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周末时候换成用PC模拟器玩《和平精英》,但显然项目组觉得还不够,于是就有了这次腾讯游戏发布会上的更高品质爆料——画质光影重大突破+战斗界面UI整体翻新+音效重制升级。
其中画质和UI都能通过肉眼直观看出品质迭代效果:
这里具体说说音效重制,发布会受环境影响可能体现不够直观。不过在抖音等平台上已有体验服测试玩家爆料,其变化的价值完全不输前两者。
PC模拟器可切换经典/PC音效,后者对应到枪械射击上明显更有空间感,并且增加了弹壳落地的声音(在不同地面落地音效也有区别)。
另外,后续PC模拟器还可以开启前沿空间音频定位技术HRTF音效,能够更清晰有层次感地听到对手移动带来的位置信息,包括左右前后和远近。
这些在暑期逐一落地的升级,相信会给PC模拟器带来更具沉浸感的游戏体验。
记得之前研究PC模拟器,我看到有玩家问官方为什么不把《和平精英》现有的所有内容都做进来(在主要玩法之外的第一人称、家园、UGC等)。现在我有了答案:他们不想简单粗暴地把体验搬至PC,而是踏实地逐步突破,让每一份体验都足够优秀。
不难理解,对于已经稳居泛射击游戏领域移动端第一的《和平精英》而言,既然决定了要进军PC赛道这件事,那目标也应该是最高品质。
竞争未来,《和平精英》天然“领先”
做PC模拟器,本质上是对未来的竞争。
从内容层面看,游戏行业发展具备循环特性,在玩法竞争格局基本平稳后,又会诞生新一轮体验突破,而这往往最先出现在能承载更高品质、最新技术的PC赛道。射击品类就快走到了新阶段,所以才会有大量团队争夺PC这个“桥头堡”。
再从用户层面看,随着以《和平精英》为代表的高品质射击手游铺开,移动市场已有足够高的覆盖度,接下来会诞生两条“新增”分支:一是通过《和平精英》等产品成为射击用户的玩家会对PC射击体验产生兴趣;二是新生代玩家,一部分会优先选择PC作为射击游戏场景。
因此,定位“长青”的《和平精英》想保持在战术竞技乃至泛射击领域的领先,投入资源做PC模拟器是必然。只不过它的思路或许异于“同行者”,选择做与移动端打通的PC模拟器,应该是希望两者能达成研发上的相互促进关联。
话又说回来,在PC这个战场上《和平精英》是“新人”,即便团队有足够的人才、资源以及耐心投入去做高品质,似乎也让人担心“玩家为什么选择它而不是其他游戏”。在一直玩也一直观察《和平精英》的我眼中,这可能是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
其一,《和平精英》具有当下所有射击产品中最丰富的玩法矩阵,敏捷研发能保证它在每一个大的市场机会节点中实现对用户的虹吸。典型案例是去年新上线的地铁玩法,让《和平精英》成为了国内用户玩搜打撤的主要入口之一。放到PC模拟器,如今射击游戏的主流玩法在这里都有高品质集合,可以包容用户对“新鲜感”的各种追求。
其二,《和平精英》过去6年积累起来的巨大社交优势能帮PC模拟器抢占先机。
一方面,玩家决定选择某款射击游戏前,身边的朋友在玩什么,会不断对其形成信息输入,乃至成为决定因素。《和平精英》峰值8000万的日活下,玩家基本已经能够辐射到大部分射击游戏潜在用户;另一方面,那些想转到PC的用户,也大概率会因为PC模拟器与移动端打通而留在《和平精英》,他们将搭建出PC模拟器的向外扩散新社交联系。
其三,《和平精英》还有内容生态优势正流向PC模拟器。在抖音以及快手等平台,如今能看到大量KOL选择用PC模拟器播《和平精英》,其中不乏头部主播,比如快手百万粉丝,有“世一M4”之称的“陈俊祺”等等,相比于其他产品的冷启动,这些高玩更容易牵动用户对和平PC模拟器好奇心,进而带动更多人尝试并留在其中,不断扩大用户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我谈到的这些还都处于“自然增长期”,我开篇就说过和平PC模拟器基本没有怎么做过宣传,包括产品当前重心也聚焦在品质打磨上,这意味着当项目组认为到达一定的阶段后,还会有巨量的宣发资源涌入PC模拟器生态。
从明星热点节点合作,到短剧综艺深挖形式,再到顶流IP持续扩圈联动等等,在用户市场渗透这个环节,《和平精英》早已证明了难寻对手……
“来跟我一起玩和平PC模拟器”
必须承认,和平PC模拟器想要达到那个“最高”的目标不会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非常多的技术难点以及外界因素影响。但,我相信它能做成。
谈一件事能不能成,我们大多时候会聚焦在资源投入、研发能力等硬性标准上,那些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但和平玩家看《和平精英》时愿意更感性一些,相信能它能做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是《和平精英》,它从不让玩家失望”。
这种信任感是在一次又一次“提出期待,实现愿望”的循环中达成的。
比如AI语言大模型做了巧妙的体验植入后,《和平精英》提过的未来探索构想并不是一句空话,发布会又一次点明了将推出可指挥AI队友、实时对话“吉莉”功能;再比如绿洲启元,面向专业开发者的工坊和面向玩家的共创两大模块生态打通后,发布会透露将推出新的解谜模板,进一步释放UGC潜力。
所以在PC战场上,这次发布会的迭代也一定不是结束,《和平精英》团队一定会做出更爆炸的高品质、更刺激的新体验,让玩家在PC射击的圈子里,也愿意向身边的朋友介绍,“来,跟我一起玩最好的和平PC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