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全年阳气最弱!用上这补阳气的法子,阳气足了,鼻炎消了

王主任知识说 2025-01-01 18:26:35

冬至前后,全年阳气最弱的时候!用上这个最补阳气的法子,能逼出体内痰湿,阳气足了,鼻炎也消了!

从医近20年来,我始终铭记着初学医时,老师给我的教导:为医者,医德至关重要。要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照顾患者的情绪,全心全意地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此外,我还致力于以身作则,传承中医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今年是个冷冬,寒冷的天气使得许多患者的鼻炎问题如同“老朋友”般频繁出现。特别是患有鼻炎的孩子,家长们发现他们的鼻涕如清水般不断流淌。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阳气不足,特别是肺部的阳气不足,难以抵御外界的寒邪,从而导致鼻炎反复发作。

对于阳气不足的鼻炎患者,调理的关键在于养阳散寒,帮助身体排出寒气和湿气。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三个简单而有效的冬季补阳气方法!

1、晒太阳

平常说的晒太阳,主要是指晒后背,尽量选择上午10点后到下午3点前的时间,大概晒20-30分钟左右。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后背有两条非常重要的阳经:督脉和膀胱经。

一方面,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晒后背,就是要用“督脉”这根天线,把自然界里太阳的阳气,引到身体里去,让心肝脾肺肾都能充满阳气。另一方面,脊柱两旁的膀胱经,分布有心肝脾肺肾各脏腑腧穴,它们均为脏腑经脉之气的重要聚集之处。

有鼻炎的朋友,大多是脾、肺里有寒湿,“肺开窍于鼻”,寒湿就会从鼻孔出来,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现象,这就说明太阳晒到位了,在足够的阳气推动下,体内的寒气开始被逼出来了。

2、泡脚

做法:花椒10g、生姜3片,将花椒、生姜放入锅中,煮沸后将水温晾凉至40°,泡脚20分钟。

【作用】花椒能温中散寒、除湿止痛,鲜姜能发散风寒、驱散外邪,二者合用泡脚,可借助水的温热之力,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温通阳气。

泡完脚之后,用大拇指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每侧各3-5分钟左右。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位,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刺激涌泉穴可以温煦肾阳,增强阳气生发。

3、喝热汤,尤其是羊肉汤。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会,饭前还觉得有点冷,但吃点饭,喝碗热汤,顿时觉得浑身热乎乎的,甚至出了汗。

冬天特别适合喝羊肉汤,因为羊肉本身有补阳的作用,再加上热汤,补阳气的效果翻倍。

阳气足了,鼻炎消了

之前我曾接诊过一个鼻炎患者,他患有鼻炎已有两年时间。初次就诊时,正处于鼻炎的发作期,伴有打喷嚏和咳嗽的症状。

鼻炎的困扰让他晚上难以安眠,白天也显得精神不振。经过检查,我发现他的舌苔厚白,舌质淡红,综合诊断后确定其病因为肺脾气虚,痰湿内蕴。

针对这一病情,我给他开了一张养阳调气汤的方剂,旨在补充阳气,祛除寒湿,缓解鼻炎症状。

组方:陈皮、麻黄、白芷、辛夷花、甘草、杏仁和苍术;

患者在服用了一个周期后,反馈称感觉鼻腔变得通畅,原本的白稠鼻涕也减少并转变为清鼻涕,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原方有效,简单调方继续用,再次复诊时,他激动地说已经没有鼻塞的症状,晚上能够平卧入睡,睡眠质量也好了,人都有精神了。

为了巩固疗效,我建议他可以使试冬日补阳散寒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鼻炎看似问题不大,拖得越久,对健康损伤就越大,寒邪藏匿的就越深,后期调理难度就会越大。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的方子仅供交流学习,一定要在中医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试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