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秦国压倒性优势,王翦还能横扫天下吗?以他的战术,不可能!

多彩火车啊 2024-12-13 10:26:38

秦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王翦好似开挂般无敌的存在。

他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

因其战功而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他用反间计战胜了传奇名将李牧。

尤其在灭楚的过程中,当李信称20万军队可灭楚时,他坚持需要60万。

在李信战败后,他率60万大军出发前,又与秦王为了田宅一番讨价还价,将其深沉的城府展露无遗。

有人认为,王翦对人性洞若观火,是足智多谋的完美战神。

但细读史书,你会发现王翦的另一面:他的作战策略平平无奇,几次胜招都实属“抄作业”,毫无新意可言。

王翦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

他和李牧比,谁的军事能力更胜一筹?

他是否真的那么完美,不可战胜?

王翦最广为人知的,是其在灭楚过程中与嬴政的君臣博弈。

史书上记载的这段博弈,将其老谋深算表现得淋漓尽致。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

王翦提出非得要60万人才能搞定,李信则认为二十万人就够了。

秦王嬴政大喜,直接拍板李信中标。

王翦一气之下返乡度假去了。

楚军诱敌深入,埋伏精兵从后方突袭李信,大破秦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

秦王嬴政收到战报后,立马向王翦致歉,调拨给王翦六十万士兵。

大军临出征时,王翦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

部下对此疑惑不解,王翦才解释:秦王生性多疑,通过向其提出诸多要求,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之外别无他求,才能打消秦王担心他会拥兵自立的疑心。

王翦的这番应对,被后世认为充满了人情世故,是教科书式的职场操作。

那么问题就来了,秦王在王翦灭燕灭赵时不怀疑,单单这次灭楚时疑心这么重?

因为这次灭楚,王翦要的兵最多,这是秦国倾全国之力所能拿出来的最大兵力。

与之相比,灭赵时王翦才仅要了三十万兵力。

为什么兵力会相差这么多?

因为灭赵时,赵军兵力仅为十五万,王翦用两倍的兵力前去攻打自然绰绰有余。

灭楚时,楚国的兵力在45万-50万人之间。

王翦提出要60万人,符合他一贯的作战风格。

有人说要这么多兵力,是为了示弱显老,以免功高震主。

要知道如果仅是为了示弱,他完全可以少要一些人,何必因为带空了全国所有兵力,而招来嬴政最大程度的怀疑,给自己未来平添不可预料的风险。

这说明王翦有严重的火力不足焦虑症。

他对胜利的把握需要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

而后来在楚国的作战,也印证了他对绝对实力的依赖。

公元前224年,王翦领兵抵达楚国,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原地玩起了户外,闲极无聊了就比赛投石头,看谁甩得远。

项燕的四十万楚军一看自己兵力相对较少,也不敢上前强攻,只能远远地陪着玩户外,直到一年后粮草吃光玩不起了,才被迫向东撤离。

王翦趁机出击大破楚军,杀死项燕,而后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有人说这是王翦为了鼓足士气,以逸待劳,从而出奇制胜。

但事实并非如此。

让六十万士兵坚守不出,连步步为营都比这种战法要积极得多。

王翦之所以这样作战,是利用了秦国强大的后勤保障系统,和楚国消耗国力。

秦国的六十万士兵在楚国作战,粮草会从巴蜀和关中源源不断地运送而来。

但楚国为了抵挡秦国,征召了国内大部分的青壮劳力,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这样跟秦国耗上几年,楚人就算不会战死,也会慢慢饿死。

项燕后来之所以撤离,估计多半跟粮草青黄不接有关,可以想象楚军当时是多么饥饿疲惫,士兵心情是多么沮丧。

王翦恰好此时出兵,趁你病要你命。

不从军事上战胜,而是要从后勤补给上拖垮楚国,这才是王翦坚守不出的用意所在。

这种作战方式,跟单纯的平推没多大区别,在军事指挥水平上没有丝毫出奇之处。

战胜李牧,被当作王翦军事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要知道,在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的一束光,以一人之力支撑着危局。

李牧在一系列作战中,多次重创敌军而未尝一败,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最终,李牧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王翦用了反间计,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既然李牧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那王翦用计杀了李牧,是不是就可以被称为战国兵神了?

答案未必如此。

因为王翦的反间计,并非是其神来之笔,而是照抄了前人的作业而已。

这个作业,便是长平之战。

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战略决战。

秦见赵国老不打,感觉有点浪费表情,便派间谍到赵王那造谣,说廉颇撑不下去就要投降了。

这老东西秦人根本没放眼里,秦人怕的只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括到前线任帅后,果然一改廉颇的防守之势,积极进攻。

秦国统帅白起看明白赵括急于出成绩,就先诱敌深入,然后切断赵括粮道,将其包了饺子。

最终全歼了几十万赵军。

这一次,王翦差不多是如法炮制。

但这一次,王翦依然是靠着绝对优势而非战术取胜。

秦军三十万,对阵赵军十五万,兵力悬殊。

并且赵国国力接近枯竭。

赵国天灾不断,到处都是饥民,哪还有多少精力来打仗呢。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六年,大饥,民讹言曰:“赵为号,秦为笑”。

在这种情况下,李牧能够阻挡王翦一年多。

对于拥有绝对优势的王翦而言,这可以说是失败而非平手。

本想利用绝对优势在战场上打败李牧,奈何难以如愿,为了找回面子,王翦开始动歪心思。

之后,利用赵国朝堂黑暗,君主昏庸,佞臣横行的现状,王翦给李牧来了个背刺。

秦国间谍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郭开诬陷李牧勾结秦军,意欲跳槽到秦国。

赵王一听急了眼,也不听解释,就下令干掉了李牧。

李牧一死,只过了三个月,赵军就被击溃,赵国遂被灭。

王翦之后灭楚,之所以带兵多多益善,很可能就跟灭赵受阻带来的挫败感有关。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不服气,难道就不存在各方面都突出的六边形战士吗?

王翦军事上四平八稳,恰恰说明其每战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的特点。

何况三十六计里面,也包含反间计,这也是兵法的一种。

但显然,王翦的打法比较单一,他有点像美国,全靠国力取胜。

毛泽东曾经说过: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实际上,要是抛开国力、兵力不谈,王翦的战略战术便乏善可陈。

在局部实力旗鼓相当时,王翦可能还被李牧多次打败过。

因为秦史讳败,对于秦国败于六国的战例少见于史料,有些就是一笔带过,叙述极为隐晦,甚至不标注年月,双方统帅,己方出兵人数,以及自身的伤亡情况。

但结合《战国策》和《史记》,依然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王翦在李牧死前被重创过一次。

奸臣韩仓向赵王诋毁李牧,赵王派人代替李牧任主帅,并令其速返邯郸。

并随后派韩仓训斥并欲杀害李牧。

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

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

”武安君曰:“繓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

上若不信,繓请以出示。

韩仓说:“将军得胜归来,大王向你敬酒贺功,可将军回敬大王时,双手紧握匕首,其心叵测,其罪当诛!

”武安君急忙分辩说:“臣胳膊患了曲挛之疾,伸不直,而我的身躯高大,跪拜之时不能双手够地,臣深恐对大王不敬而触犯死罪,便叫木工做了一个假臂,大王若是不信,臣可示之于王。

”《战国策》中的这一段,记载了李牧在被杀前,曾战胜过一次秦军。

李牧当时对手没有别人,就是王翦。

并且,赵王在李牧获胜后还专门接见过李牧,可见这次胜利,其规模肯定小不了,其战略意义非同一般。

宜安之战王翦败于李牧。

秦派王翦进攻赵国,被李牧一下给挡住了。

李牧几次击溃秦军,注意这不是打败,是将秦军击溃打散了,并且还杀掉了王翦手下的秦将桓齮。

桓齮,乃是秦朝统一六国中的主要将领,曾经在赵国武遂袭杀赵将扈辄,并将其手下10万赵军全部斩首。

大大削弱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如此重要的左膀右臂被杀,可想而知王翦当时受到的挫折得有多大。

番吾之战王翦或被李牧击败。

这次,是王翦和李牧的正面对决。

三年(秦王政十四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卻之。

封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卻之。

由《秦始皇本纪》可得知,从秦王政十一年开始,王翦、桓齮、杨端和三人便开始组队进攻赵国。

十四年,桓齮在宜安兵败被杀,十五年的番吾之战,显然是作为主帅的王翦率兵所打的。

这样看来,灭赵的过程中,王翦打得很不顺利,多次惨败于李牧。

或者,正是这多次惨败,让王翦意识到,在战场上,他可能再也没有战胜李牧的机会,于是最终采用阴谋干掉了李牧。

由此可见,王翦之所以如此无敌,只是秦人在编写史书时开启了特效,只留下辉煌战绩,而将败绩统统模糊化。

所以,王翦得以一再获胜,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都有赖于秦国在国力、兵力、后勤等多方面的绝对优势基础。

若在实力均等的情况下,王翦有很大概率会被李牧所击败,无敌战将的传说会被一举击碎。

所谓时势造英雄,借助了秦朝这架超级强大的军事机器,王翦和其子王贲才得以取得攻灭五国的光辉战绩。

总结来看,王翦的军事能力虽然不容小觑,但在很多方面,他并不是无可匹敌的天才。

他的成功更多依赖于秦国的强大国力和后勤保障。

在与李牧的较量中,王翦多次处于劣势,最终依靠阴谋诡计才取得了胜利。

这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也揭示了历史记录中的某些偏见和美化。

尽管如此,王翦仍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他在军事上的谨慎和务实,为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真正的军事天才,不仅仅在于战场上的胜利,更在于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

在这方面,李牧或许更胜一筹。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