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去年某天晚上,我从医院坐电梯下楼,碰巧遇到两个医院的工作人员,她们从员工通道急匆匆地冲出来,我按住开门键,帮她们赶上了这一趟电梯,估计应该是下班了,虽然看上去很疲倦,但神态中显示出一些如释重负的逃离感。
电梯门缓缓关上的那一瞬间,两个人不约而同面对着电梯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站在电梯里边,不知道她们是不是工作连轴转太辛苦了,还是遇到了什么委屈。
后来听其中一位医生说,某个医生经常把杂活儿都压给她们分担,一旦做不好,还要被批评。
而另外一个医生,就比较走运,因为在不同的科室,对方的领导没有那么严苛,因此过得要自在些。
走出电梯时,另一个医生安慰对方道:“哎,你也别太在意。
毕竟你们老师还能教你一些东西,哪里能奢求遇到既和颜悦色又肯带徒弟的师傅呢?”
听到这句话时,我深以为然。
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修行,我们不能过于苛责别人,希望什么事情都顺风顺水,什么人都和颜悦色。
以平常的付出,很难有超额的回报,也很难得到别人的额外关注和支持。
将心比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别人是悉心指导,还是随口指点,甚至是任由你自生自灭,都是别人自由的选择。
- 2 -
记得以前和一个同事聊天,我问她,之前做过好几个岗位,经历过几任领导,最喜欢哪一个?
她说,最喜欢之前在某个单位的领导。
我询问具体原因,她告诉我,因为那位领导脾气最好,对他们几个下属都不错,几乎从不批评他们,有时候还会给他们带点小零食。
我又问她:“那位领导教给过你什么?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经验?”
她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抱怨说,这个领导什么都好,就是自己没有太大本事,做事情追求无过就是功,对下属虽爱护,但是在业务上无法起到太多指导,对下属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
说实话,那段时间虽然过得比较自由,但后来一想,又觉得错过了几年大好时光。
- 3 -
有一次我在餐厅吃饭,碰巧看到餐厅的一位员工在楼道那边唉声叹气。
被批评的员工愤愤不平,说主管总是故意针对她,别人也那样做,主管就当没看见,轮到她时就不行,就要挨批,还要被扣绩效。
另一位员工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只能陪着一起垂头丧气。
过了一会儿,被批评的员工叹了口气,然后挤出个笑脸,算是给自己暗暗鼓劲,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
被批评自然让人难受,但是对批评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更快成长。
我们经常喜欢猜测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总在脑海里演绎,对方这个行为或者表现是不是针对自己?
一旦这样去理解,很容易在内心把别人划到“敌人”的阵营,设置了默认的对立情绪后,我们也很容易潜在地传递出现这种情绪,慢慢地,对方就真的成了对立方。
如果我们把脑海里想象的“别人的别有用心”,转变为对方也许比较笨、情商低、为人处世不周全,或者是没有时间和心思运用技巧来提升沟通的柔软度等等,你就能立刻理解对方了。
原来对方不是故意的,只不过是他没注意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负面感受。
避免过度演绎,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通透。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都来自于认为别人是可以改造的,可以感化的,实际上,也许是我们想多了。
我们很难改变别人,只能调整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然后,尽可能地改变自己,因为这是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