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祸事件背后的魔幻现实:当生命与流量狭路相逢

这事儿整的,小米车祸事件硬生生演成了连续剧。三天两头冒新剧情,家属、车企、网友轮番登场,看得人心里发毛。事故本身够惨烈,三个姑娘高速上撞得车毁人亡,可谁也没想到,活人比死人戏更足。

先捋重点:一帮年轻人开小米SU7上高速,辅助驾驶开着开着撞了隔离带,车直接烧成铁架子。家属跳出来质疑车门打不开、电池起火太邪乎,网友反手就骂人讹钱;雷军发声明说配合调查,评论区立刻分两派互掐;连遇难姑娘的手机聊天记录都被扒出来,有人盯着“用辅助驾驶歇会儿”这句话狂喷“作死”。最绝的是,家属回怼网友时撂狠话“让我女儿每晚来看你”,愣是把清明节过成惊悚片。

事故责任还没定,舆论场先炸锅。有人说车企就该背锅,毕竟智能驾驶宣传得跟科幻片似的,结果关键时刻掉链子。可翻翻数据,车速116公里/小时撞水泥墩子,甭管油车电车都得够呛。也有人骂司机新手作死,拿三个月驾龄当老司机使,可转头就发现这姑娘开过上千公里长途,车技到底行不行又成罗生门。

最邪性的是网络暴力这出戏。遇难姑娘她妈在微博上发个声,底下立刻有人阴阳怪气:“还有空发微博?赶紧找车企要钱吧!”逼得老太太直接开怼。要我说,键盘侠这手操作比车祸还吓人——活人对着死人指手画脚,真当隔着网线就能免疫因果报应?

车企这边也够迷。小米连夜把事故车拖回北京检测,转头说没碰过车;宁德时代秒速撇清“不是我家电池”,比亚迪装聋作哑不接茬。雷军倒是出来鞠躬道歉,可家属咬死没收到慰问电话。这波操作看得人直呼内行:合着危机公关全靠打太极,人命关天的事愣是玩成了舆情攻防战。

扒开技术争议的壳子,里头藏的全是人性暴击。事故车烧剩的框架还躺在交警队呢,网上已经有人做起事故解析视频,流量蹭得飞起。遇难姑娘的男友晒聊天记录表白,被喷“戏精附体”;家属要真相,被扣“讹诈”帽子。这场面魔幻得让人恍惚:到底是在讨论交通安全,还是在搞大型真人狼人杀?

智能驾驶这玩意儿,宣传时吹得天花乱坠,出事了立马甩锅给“人得随时接管”。车企搞技术内卷,激光雷达、AEB、NOA参数一个比一个唬人,可到了真刀真枪撞车的时候,连车门能不能打开都成未解之谜。要我说,甭管多高科技,撞了车能保命才是硬道理。那些吹上天的“14层电池防护”,在现实撞击面前脆得跟威化饼干似的。

现在最吊诡的是,所有人都急着站队,却没人等得起真相。交警还没出责任认定书,网友已经脑补出二十集商战阴谋剧。家属要说法被骂贪心,车企表个态被喷虚伪,连清明节烧纸都能扯上“诅咒网友”。这年头,流量比人命跑得快,情绪比事实嗓门大。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甭管责任划给车企还是司机,那三条命是实打实没了。车企该改进技术就改进,网友该闭嘴时就闭嘴,家属要真相就等人走完法律程序。别让流量啃人血馒头,别拿键盘当判官笔。技术进步再牛,也架不住人心往阴沟里滑。

(互动话题:您觉得车企该为辅助驾驶事故兜底吗?见过最离谱的车祸甩锅操作是啥?评论区唠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