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接连现身欧洲,贵州茅台方面也传来董事长丁雄军与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Stephen Perry会见的消息。
“茅五洋”不约而同地盯上国际市场,三家知名酒企为何纷纷在此时提速“出海”步伐?
6月19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白酒行业和白酒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
当前,国内白酒产业呈现理性增长趋势,存量竞争进一步加剧。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找到新的增量空间——成为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在《报告》中建议鼓励酒企拓展国际市场。
事实上,早在千禧年初,就已经有不少白酒企业开始谋划国际化发展,但“出海”效果一般。
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为671.2万千升,而白酒出口量为1.64万千升,仅占全年白酒总产量的0.24%;出口额占白酒销售总收入的比重仅为0.72%。
从数据上来看,白酒国际化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内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
就出口量而言,目前出口规模最大的白酒企业是贵州茅台,但纵使行业巨头也难破“出海”困局。
2016年,时任茅台集团董事长的袁仁国规划,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茅台酒海外市场销量占比总销量10%以上。
然而时至2022年,贵州茅台来自海外的收入还不及总收入的4%。
同时,囿于国内外文化差异,白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偏低,普遍缺乏存在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国际市场对白酒的认知度只有0.7%。
无论是从市场影响力还是品牌认可度来说,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都较为缓慢。
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将影响白酒扩大出口的原因,大致归结于“标准偏差、文化反差、政策落差、贸易逆差”以上四点。
关于各大酒企的出海动作,“金叫唤来了”将保持持续关注,也欢迎各位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