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导演李小平带领主创团队开赴晋江、泉州、厦门等地,为电视剧《爱拼会赢》“采风”。
主创采访了近百位晋江企业家及各界人士,深入了解闽南文化。
《爱拼会赢》
“观众接受你们的人物,首先要真实,他们为什么是这种习惯,他们遇到事情时的每一次的决定,每一次的落泪,都是有故事的。”
导演李小平朴素而真挚的几句话诠释出自己在创作电视剧《爱拼会赢》时的态度。
《我的父亲母亲》
李小平曾在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担任摄影师,其留下了“章子怡在乡村中奔跑”的经典画面;
后转型做导演,执导了《野鸭子》《杀狼花》等国剧。
此番创作《爱拼会赢》,初衷无疑是呈现出一幅恢宏的闽商创业史。
遗憾的是,这部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的《爱拼会赢》大失水准!
《爱拼会赢》
《爱拼会赢》没有摆脱传统献礼剧的创作模式,通过普通人的奋斗历程,反映出一代人的人生轨迹,讴歌时代、歌颂时代洪流下的人和事。
前面提到李小平导演带领主创深入晋江等地“采风”,呈现出的作品却意外地处处透着“闭门造车”和“敷衍了事”。
剧集拍摄地选了闽南古厝,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爱拼会赢》
但整部剧从演员到故事,放在东北黑土地、陕北黄土地甚至内蒙的大草原上都适用,闽南独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体现得太少了!
第一眼看上去,主要演员肯定不是福建人。
《爱拼会赢》
演员于晓光属于典型的东北大汉形象,身材高大威猛,长脸、浓眉、鼻梁挺拔,嘴角稍向下;
而闽南人的相貌有其特点,男性一般身材比较壮硕,皮肤黝黑、眼窝较深,目光深邃,看起来很精干。
加之闽南处在沿海地区,自唐宋时期就是对外通商口岸,与异国外乡人通婚现象普遍。
长此以往,闽南人的相貌又有了一些异域特色,于晓光等主要演员的选角不尽如人意!
《爱拼会赢》
再者,角色的服装不像八九十年代闽南人的穿衣风格,尤其是阿母的服饰应该是穿盘扣的衣服,头发则是梳成紧紧的发髻并且抹上发油。
台词方面,选择闽南普通话配音似乎更合适一些。
《爱拼会赢》
剧情方面,没有表达出闽南人骨子里的东西。
他们对于改革开放和财富积累的热忱远不止《爱拼会赢》中表现得这般“浅薄”,闽南地区农业基础不好,缺乏稳定收入,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发财”的机会。
这种人物底色和北方人骨子里传统的、扎根土地的“求稳”心态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剧中的很多情节冲突缺乏代入感,比如主角们讨论“投机倒把”就显得“多此一举”,甚至有些“弄巧成拙”了。
当然,《爱拼会赢》播出至今甚至连一个逻辑性强的故事都没呈现出来,不值得我们去探讨更深层次的内容。
《爱拼会赢》
颇为讽刺的是,为了符合相关决议和精神,该剧又将民营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时下“流行”的主题相融合。
但缺少有力的故事背景的铺垫,这种融合显得生硬、做作甚至惺惺作态。
这几年,央视黄金档出现了不少类似的创业题材的电视剧,像《吉他兄弟》《创业年代》等等。
《吉他兄弟》
他们通常打着“献礼”的旗号拍摄,找一位有代表作的导演坐镇,聘请几位名气不大且稿酬低的小编剧集体写本子,找几个观众叫得上名字的演员主演,再象征性的后期剪辑一下,最后取一个能“总结全文”又“慷慨激昂”的名字,就万事大吉了。
殊不知,这类“流水线”生产的献礼剧通常沦为烂片,而央视黄金档则成了集中地!
做为闽南人,真的是看不下去,二集后弃剧
真看不了!央1历史上最差的剧!
看了人世间,在看这个,没法看。
闽南语歌干嘛用普通话唱,怎么听怎么怪[笑着哭]
张丰毅的戏,除了骆驼祥子,其它的都不爱看,没有一点幽默感,太死板了
于晓光演技太差
张丰毅面瘫脸![流鼻涕]
就是剧本不行。
看了10分钟,弃剧!
我看可以呀
有几个家里没底子的 要不就是在市场好的地方 你来北方 直接取名裤衩子怎么赔掉的 到处都是例子
看了演员表,就决定不往下看了[得瑟]
胡编乱造,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