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3大经济特区,深圳最成功,汕头到底输在哪里?

三哥有话事 2024-03-21 05:36:40

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一共有4个,分别是深圳市、珠海市、厦门市和汕头市,其中广东省内就有深圳、珠海和汕头3个城市,可见当时国家要大力发展广东经济的决心,如今40多年过去了,深圳最成功,珠海还可以,汕头最没起色。

广东3大经济特区概括

(1)、深圳市:深圳别称鹏城,前身是宝安县,1979年设立为深圳市,1980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连,北与东莞市和惠州市接壤,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深圳常住人口约1766万人。

1980年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时的GDP只有2.7亿元,2023年,深圳GDP为3.46万亿元,排名全省第一,短短40多年的时间GDP增加了一万多倍,实现从小渔村到国际一线大城市的蜕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2)、珠海市,珠海和深圳一样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珠海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濒临南海,是国内唯一与中国香港和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海陆地面积1725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珠海市常住人口247.72万人。

珠海GDP从1979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233.2亿元,40多年的时间增长了2000多倍,也是非常不错了,现在珠海的GDP排名全省第6,仅次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和惠州,珠海共有10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仅次于深圳的中国第二大口岸城市。

(3)、汕头市,汕头别称鮀城,是省域副中心城市,1981年汕头地区(潮汕地区)建立经济特区,1991年汕头地区(潮汕地区)分设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

现在的汕头市位于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南濒南海,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内海湾的城市,总面积224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汕头常住人口约554.19万人。

1980年,汕头地区(潮汕地区)的GDP为10.79亿元,2023年,汕头市的GDP是3158.3亿元,排名全省第11名,还不如粤西的茂名、湛江GDP高,作为全国首批建的经济特区,汕头真的拖后腿了。

同为经济特区,汕头到底输在哪里?

汕头建立经济特区时GDP有10多亿,而深圳和珠海建立经济特区时GDP只有2亿多元,按道理来说,汕头当时的经济最强,启动资金最多,应该比深圳、珠海发展得更快才对,为什么40多年过去了,不但被深圳甩得远远的,甚至还被一些省内普通城市给超越了,同为经济特区,汕头到底输在了哪里?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3点。

(1)、汕头的地理位置不如深圳和珠海。其实汕头的地理位置也不赖,只因汕头周边没有大靠山,而深圳当时的靠山就是香港特区,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时,无数的港商港企进驻深圳,为深圳接下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石,珠海最早的靠山是澳门特区,横琴片区就是珠海和澳门深度合作的结晶,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也成为了珠海的靠山之一,汕头虽为经济特区,但周边没有靠山可依,一直都是在单打独斗,所以得不到快速的发展也是在情理之中。

(2)、汕头的包容性没有深圳强,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汕头在外地人看来比较排外,这或许跟潮汕人比较团结有关,潮汕人都喜欢抱团取暖,见到说潮汕话的都是“胶己人”,在潮汕地区,当地人都善于用潮汕话跟人交流,不太喜欢用普通话,而外地客商来到此地后,由于听不懂潮汕话又不会说,最后只能选择离开,最后留下来的都是“胶己人”。

(3)、虹吸效应,汕头资金、人才流失。虽然深圳、珠海和汕头建立经济特区的时间相差不远,但由于深圳的发展速度太快,最终导致汕头的资金和人才流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改不了的事实,既然在深圳赚的钱比汕头多,谁又愿意留在汕头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粤东西北各市以及省外资金、人才大量往珠三角、深圳聚拢,形成虹吸效应,所以造就了现在富饶的珠三角地区。

大家认为我的观点对吗?

关注“三哥话事”,每天和大家分享不同又有趣的真实故事,觉得有意思就点个赞吧,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0 阅读:1

三哥有话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