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2年夏,94岁高龄的何香凝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此时的她已到了弥留之际。
哎,你说何香凝到底是何方神圣?为啥她会提出不想火葬的要求呢?而且,周总理咋就那么爽快地答应了呢?
【与廖仲恺缔结旷世良缘】
1878年,何香凝出生于香港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何炳恒从事茶叶生意,家境殷实。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女人的小脚才漂亮,甚至还说什么“女孩子没学问才是美德”。何香凝的爸爸也希望自己的闺女以后能当个标准的“大家闺秀”。所以,他硬是让何香凝缠足,还不让她去上学读书。
针对这事儿,何香凝直接给出了“不同意”的回答。
她和家里人斗得不可开交,白天被硬逼着裹小脚,可一到晚上,她就悄悄地把绑带剪掉。而且,她还瞒着老爸,偷偷买课本回来,找哥哥问功课。
时间一长,何炳恒也就由着他那个性子“叛逆”的女儿自己去折腾了。
于是,何香凝换来了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有了学习知识的机会。
一眨眼的功夫,那个曾经调皮捣蛋的小丫头,已经出落成既漂亮又带点帅气的大姑娘了。按理说,像何香凝这样哪儿都出色的女孩子,婚事根本不用爸妈操心。可何炳恒却愁得要命,就因为何香凝那双大脚,在那时候,想找个好婆家可真是比登天还难。
说来也巧,何炳恒正为何香凝的婚事急得团团转呢,这时候,年轻有为的廖仲恺,刚好按照老爸的遗愿,从美国旧金山回到了国内。
廖仲恺的老爸是个在美国闯荡的华侨,受了不少白眼。加上他是客家人,这让他心里头铁了心:将来自己的娃,一定得找个大脚媳妇,要是娶个小脚女人,那简直就是丢人现眼。
到了19世纪末,想在上流社会里找个大脚女人,那真是比登天还难,简直就是大海捞针。说来也巧,何香凝偏偏就是个大脚姑娘。何炳恒一听廖仲恺想找个大脚媳妇,心里那个高兴啊,立马就开始张罗起女儿何香凝和廖仲恺的亲事来。
1897年,何香凝19岁,廖仲恺20岁,在双方爸妈的操办下,两人在广州办了婚礼,成了夫妻。那时候,大家都知道,何香凝是香港富商的大女儿,脚还特别大,而廖仲恺呢,是旅美华侨的儿子。他们走到一起,外人都说是天生的一对。
结婚后,天天待一块儿,何香凝渐渐发现,那个结婚时因为个子不高让自己有点小失望的男人,其实有不少让人喜欢的地方。他老实巴交的,特别有拼劲儿,还像老师那样耐心地帮着自己成长,再加上俩人有一样的兴趣爱好,这些都让何香凝心里越来越觉得,他真的很吸引人。
何香凝心想,这个将来要和自己共度一生的男人,真是上天给她的最好礼物,她得好好把握住这段婚姻。他们俩情投意合,就这么过着简单快乐的小日子,挺满足的。
中秋那晚,何香凝和廖仲恺一起赏月,她还即兴写了句诗:“希望每年这个时候,人和月亮都能一样明亮清爽。”
廖仲恺的指点让何香凝更加明白了“国家大事,人人有责”的道理,他们俩都一心想找到能让国家和人民得救的办法。那时候,出国留学特别流行,于是夫妻俩商量着去日本留学,看看能不能在那儿找到救国的线索。
廖仲恺家里条件不好,哪有钱去留学呢?这时候,何香凝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的嫁妆,支持廖仲恺去日本深造。没多久,也就两个月吧,何香凝也跟着廖仲恺去了日本。
在日本留学那会儿,何香凝和廖仲恺两口子碰到了好多想法一样的革命朋友,像朱执信、胡汉民、秋瑾这些人。最关键的是,他们还跟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头人孙中山认识了。
后来那些年,何香凝和廖仲恺下定了决心,要跟着孙中山一起干民主革命,他们跟好多革命战友都处得特别好,把自个儿的命运跟整个国家的命运绑在了一块儿。
【余生追随共产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何香凝和廖仲恺两口子,经由孙中山介绍,早早就加入了同盟会,算是那批最早的成员之一。
何香凝夫妇在东京的家,成了革命党人相互联系和碰头的地方。大伙儿常聚在这儿,商量着怎么革命,怎么才能实现救国救民的大志向。
1908年的时候,何香凝生下了她的宝贝儿子,取名叫廖承志。
第二年,孙中山提议后,何香凝去了女子美术学校,专门学日本画。这次学习,不仅让她接触到了不少关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新潮想法,而且对她的艺术之路特别重要。这样一来,她手里的画笔就像是把锋利的剑,让她在革命道路上大放异彩。
辛亥革命成功后,何香凝两口子全力帮衬孙中山先生,一起忙活着中华民国的统一和建设,简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那时候,社会乱糟糟的,暗杀啥的时有发生,可他俩豁出命去,也要守护住革命的那份正义。
1925年3月的一个下午,孙中山先生在快要不行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遗言,然后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何香凝,作为孙中山先生的亲密伙伴和遗嘱见证人,郑重地在那份重要的遗嘱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时候,她的眼眶里满是泪水,心里默默许下承诺:一定要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意愿行事,延续他的未竟之志,还要拼尽全力守护好宋庆龄。
可何香凝压根儿没想到的是,孙中山先生刚走没多久,国民党里头就乱套了。蒋介石带着他那帮国民党右翼的激进分子,一门心思地想要拆散国民革命的团结队伍。这跟他们,就是何香凝夫妇这些想接着孙中山的路子,跟共产党紧密合作的国民党左派人马,简直是针尖对麦芒,没法共处。
所以,蒋介石一直把廖仲恺当成心头大患,总想找机会把他给解决了。
1925年的时候,廖仲恺和何香凝突然接到通知,说要去国民党中央部一趟。他俩以为有啥急事儿要开会,也没细想就赶紧出门了。可他俩压根儿没想到,这其实是场“要命的聚会”。
廖仲恺刚下车,刚踩上会馆三楼的台阶,冷不丁就被几颗子弹打中,直接摔在了地上。他连续挨了三枪,立马就躺在了血堆里,眼看就不行了。没一会儿,在何香凝的怀里,他就断了气。
听到廖仲恺过世的消息,蒋介石赶紧跑来,装模作样地安慰何香凝,还拍胸脯保证说抓到凶手一定重重惩罚。但他那都是装的,跟共产党人的真心实意可没法比。
孙中山先生离世后,何香凝又遭遇了丈夫廖仲恺的离去,她再硬的心也忍不住崩溃大哭。但哭过之后,何香凝慢慢振作起来,心里有了个决定:她不仅要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还要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只要是对国家有好处,哪怕全家都搭上,她也毫不犹豫。
但蒋介石接下来的举动,让何香凝对国民党彻底失望了。他背叛革命,不仅大开杀戒,对共产党人大下狠手,九一八事变后,更是采取了不抵抗的态度,眼睁睁看着中国的土地被外人占领。
对国民党深感失望的何香凝,最终决定公开表示:她不再担任国民党里的任何职位了。
早些时候,何香凝和廖仲恺的一儿一女就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员了,他们都是很棒的党员,为中国解放事业出了不少力。
【临终遗愿:与丈夫生同衾,死同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香凝移居北京,在中身兼数职,将无限的热情都投入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当中,就连自己的画笔也从未放下过。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孙中山还有丈夫廖仲恺未竟的事业,变成了现实。
岁月匆匆,何香凝从当年那个年轻活泼的小姑娘,变成了如今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身体和精力都明显不如过去了。
1970年的某一天,何香凝不小心摔了一跤。她身体本来就弱,再加上有肺炎,哪能受得了这个?结果一下子就摔得不省人事,直接被送进了医院,伤势不轻。
但话说回来,何香凝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就算接受了顶尖的治疗,也只是能多撑些时日罢了。要想再回到以前那精神焕发的状态,怕是没可能了。
“我不想被烧,希望能土葬,真心希望中央能同意。”
为啥何香凝非要坚持用棺材下葬呢?说起来,这跟她和已经过世的老公廖仲恺有个约定有关。他们俩说过,活着的时候要一起过,死了也得埋一块儿。就为了这个,何香凝才非得要求别火葬,想跟廖仲恺合葬。
何香凝,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她敢于跟封建社会的坏习惯较劲。和廖仲恺结为夫妻后,两人更是一心为国,投身到了革命事业里。廖仲恺为了革命,连命都不要了,而何香凝呢,更是把一辈子都献给了革命。
他俩的一双儿女,也都乐意成为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出一份力,努力奋斗。
1972年9月1号,咱们敬爱的何香凝老前辈走了,她可是为革命事业豁出一辈子的人啊,享年94岁。
按照何香凝最后的愿望,她没走火化的路子,而是特别定制了一口棺材。9月6号那天,装着何香凝遗体的棺材被抬进了和廖仲恺合葬的墓里。墓封好后,墓碑上的字也重新刻了,从“廖仲恺之墓”改成了“廖仲恺何香凝之墓”。
这对恩爱夫妻最终携手走向了永恒的安宁,同眠一处。
最后,咱们得向这些了不起的革命老前辈表达最深的敬意。他们用一生不变的坚持和努力,给我们换来了现在安宁美好的生活。咱们得接过前辈们的担子,继续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