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寂寂无名,野史中早已封神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5-01-23 23:46:39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古代市集)

后蜀的都城成都,有个叫做大东市的地方,这个地方具体在今天的哪里,作者没找到,只查到四川成都的青白江区有个叫做大东的街道,兴许古代的大东市就在这里。

大,是指很大,东是方向,市,不是城市的意思,而是集市的意思。

在这个大集市的附近,有一家疗养院。

您看,天府之国嘛,虽然处于五代十国乱世之中,但是已经有了这么先进的基础设施单位。

这个疗养院,还是公益性质的,不是说给后蜀退休的官员使用的,而是专门收留无家可归的乞丐以及那些生活困顿的鳏寡孤独。

疗养院的附近,有一片沙地,人们偶然发现,沙地里时常有个十分奇怪的人,这人左手拿着畚箕,右手拿着铁锹,在沙地里翻翻找找。

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人是个掘金者,在沙子里找黄金,找珍珠,找矿石,找宝贝,但其实不是,这人每天在沙地里翻来找去,不过是捡了一堆破铜烂铁和别人不要的垃圾,然后将这些捡来的东西变卖,以此来维持生计。

久而久之,人们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淘沙子”

淘沙子没有工作,没有身份,也没有家,他什么人也不是,对于他来说,维持生活无非就是吃喝拉撒,所以每天在沙地里捡垃圾然后换钱,对他来说就已经够用了,他没有那么卷,平时不在沙地里淘腾垃圾的时候,他就在成都城里的一些道观和寺庙里,那些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休息,平时就往那一躺,然后呼呼大睡。

道观的道士和寺庙的和尚,也见怪不怪了,一来淘沙子不是来要饭的,从来不要吃要喝,也不蹭吃蹭喝,二来淘沙子这人还怪有礼貌的,不吵不闹,也不叫唤,也从来不捣乱,来了就是静坐,坐累了就休息,睡够了就走人,非常的有分寸,非常的有边界感,因此就没有人撵他。

休憩的时候,淘沙子时常戴着一顶旧草帽,那帽子很大,把他的脸整张都遮住了,使人看不到他的表情。

(古寺相遇 不解之缘)

某一天,淘沙子在寺庙里卧着打盹儿,从庙门里就进来一个人。

这个人,姓文名谷,是个读书人。

文氏一门,在蜀地颇有渊源。

文谷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西汉景帝时期的蜀郡太守文翁,这个文翁啊,是个循吏,做官的时候爱民如子,多施仁政,名望特别好,而且文翁这个人还很有能力,战国时李冰父子在成都修了都江堰,可以说是造福一方百姓的水利工程,文翁到了成都之后,又对都江堰进行了扩建和修缮,使其灌溉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时至今日,成都人民还在各处修建了石翁祠来纪念他。

从文翁开始,文氏的后代基本上都在朝中为官,有做高官的,有做普通官员的,也有做小官吏的,就比如文谷的父亲文龟年,就是唐朝懿宗时期的县令。

既世代簪缨,那么文谷从小也树立了入仕朝廷,为国效力的梦想,所以文谷成年后,他就参加了一次后蜀朝廷的科举考试,可惜仕途多磨,头一回考试,他就没考好,落榜了。

别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自己是连声抱怨直叹气,文谷心中不快,就来到寺庙中祈福,请求神佛保佑,希望等到下次再考试的时候,自己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上完香,磕完头,站起身来,回转身形,文谷偶然间就看到躺在寺庙里打盹的淘沙子。

那天,淘沙子没有戴帽子,文谷一瞅这人,虽然是素布麻衣,普通百姓的打扮,身上还有点脏,可是架不住,这淘沙子天生异相,骨骼惊奇,这个相貌就不一般,气质也和别人不一样,文谷也是闲着没事儿,于是就坐下来和淘沙子闲谈了几句。

足下何人,是甚名讳,哪里高就,家学渊源,反正就是聊点家常呗。

聊着聊着,淘沙子突然吟诵了几首古诗,古诗的具体内容不知道,但是文谷听完之后,他很震惊,相当震惊,因为淘沙子吟诵的这些古诗,全都是自己所作。

自己所作,那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这些都是自己平时准备用来干谒的诗文,还从未示人,这个和自己萍水相逢,从未见过,也不认识的陌生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淘沙子没有回答他的疑问,吟诵完了文谷的诗作之后,他又吟了几首自己写的诗,文谷听完之后,那更加震惊了,简直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文谷 形象)

因为,淘沙子自己写的这些古诗啊,水平极好,艺术性极高,而且内容丰富,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有些针砭时弊,有些劝勉世俗,还有一些,讲述神仙之事,文谷根本都听不懂,压根就不在理解范畴之内,反正文谷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淘沙子是个高人,非常的厉害。

欣赏完了淘沙子的诗作,天色将晚,文谷说不能聊了,得走了,淘沙子就问呐,说你以后要干嘛去呢?

文谷一叹气,说哎,还能干嘛,回家备考,下次再来成都参加科举,所以我得赶紧回家苦读,顺便筹措来年的路费。

您别说,淘沙子这人,虽然自己都是靠捡垃圾过活,可是他很仗义,一点也不吝啬,他知道眼前的读书人以后还要求功名,要进京,那要花不少钱,于是淘沙子就从衣服里摸出一块银锭,放到了文谷的手里,意思这是我资助你求仕途的。

给完钱,淘沙子就走了。

您想想,淘沙子每天靠捡垃圾活着,他都食不果腹,吃不起住不起的,可是从兜里随便一掏,就是一锭白银,您注意,是一锭,不是碎银,说明是挺大一块银子,这是不少钱呐。

这钱儿哪儿来的?不知道,这钱说给就给了,这么仁义呢?也不知道。

反正只此一面,淘沙子给文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多年之后,文谷早已步入仕途,金榜题名是蟾宫折桂,可他有事没事还是会想起年轻的时候在寺庙里遇到的这个淘沙子。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说过后蜀有个大臣叫做王昭远,就是自比诸葛亮的那位仁兄,宋军伐蜀的时候,王昭远吹的天花乱坠,说自己不仅能退敌,还能在打败宋军之后一举将中原拿下,他把后蜀皇帝孟昶忽悠的团团转,孟昶就任命其为统帅,把他派上了战场,结果王昭远连战连败,让宋军打的找不到北,终于被活捉。

文谷入仕之后,在后蜀朝廷里做官,他和王昭远就有来往,当然俩人不一定是多么要好的朋友,也许只是工作上有往来,所以文谷偶尔就到王昭远的家里去吃饭,席间闲谈,文谷就把这桩往事告诉了王昭远。

王昭远一听,民间还有这等奇人,他认为不寻常,寻思这人说不定身负大才,可为朝廷所用,所以王昭远就把这事儿汇报给了皇帝孟昶。

(后蜀孟昶 形象)

皇帝对这事儿,也很感兴趣,立刻就派了不少人,满四川的去找这个淘沙子。

其实淘沙子哪儿也没去,他人就在成都。

离大东市疗养院不远,有个大户人家,盖了富丽堂皇好大的宅院,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复姓宇文,我们叫他宇文氏。

宇文家的大门,有棵老树,生的是枝繁叶茂,淘沙子时常在树下乘凉。

宇文家的家丁,他狗眼看人低,动辄就要把淘沙子给撵走,但是这个宇文氏啊,他是独具慧眼,一眼就看出淘沙子不是一般人,立刻就把淘沙子迎进府中,那是好吃好喝好招待,非常有礼貌。

要不您说人家宇文氏是主人,家丁是仆人呢,人和人的区别就在于,不对人区别对待。

宇文氏款款有礼,淘沙子自然也不藏着掖着,于是他就向宇文氏要了十文钱。

要钱干嘛呢?淘沙子说,你我有缘,那我就让你开开眼界。

说完,淘沙子从兜里掏出一粒丹药,然后当着宇文氏的面儿,把这粒丹药给变成了一粒黄金。

有读者说了,闹呢,这怎么可能呢,你写的是历史,又不是小说,你这不胡说八道么。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吴任臣的《十国春秋》,以及黄休復的《茅亭客话》里就是这么记载的,所以您也可以理解成,淘沙子其实是变了一个戏法。

丹药变黄金这事儿,在我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在当时更是轰动一时,后蜀朝廷很快就捕捉到了这个消息,孟昶立刻就派人去请淘沙子,大概率是想要把他聘为国士,要重用他,可是等到朝廷的人到了宇文氏的家里,淘沙子已经不知去向了。

是的,淘沙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就仿佛他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上一样,唯一留下的,只有他的一首古诗:

九重城里人中贵,五等诸侯阃外尊。

争似布衣云水客,不将名字挂乾坤。

(世外高人 淘沙子)

皇宫里的贵人们,身份尊崇,地位很高,他们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割据天下各处的军阀和诸侯,他们也锦衣玉食,穿金戴银,过着如神仙一样的生活。

可是依我看啊,他们都比不上那些穿着素步麻衣,如行云,如流水一般自由自在的隐士,他们就那样平淡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而不会把名字留下,就这样消散在世间。

后蜀的故事,已经完结,但是五代十国的历史,还在继续。

我们关注过郭崇韬的含恨而死,关乎过李存勖的滑落曲线,我们关注过孟昶的命中注定,我们也看到了花蕊夫人的不甘和落寞,那么,这一次我们放低视角,看一下芸芸众生,看一看普通人,在乱世中的一生。

对淘沙子那样的人来说,生活既不美丽,也不丑陋,乱世即不刺激,也不残酷,他们只是,只是像一个人一样,接受四季轮转,接受自己的一生...

参考资料:

《茅亭客话·卷三》

《十国春秋·丁元和传》

赵水静.五代十国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9

李冬君.闲暇是艺术家必需的状态.文史天地,2019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