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救钱学森,中国付出了什么代价?筹码大到让美国无法拒绝!

一风历史 2025-02-22 14:15:27
1950年9月7号那天下午,钱学森正在华盛顿的家里打包东西准备回国,结果美国司法部管移民的两个特工突然敲响了他的家门。

“钱先生,您因为私自带着科学文件,把不该说的秘密说了出去,现在我们得按照法律把您带走,麻烦您跟我们配合一下。”话音刚落,他们便掏出手铐,将一脸茫然的钱学森铐了起来。

虽然钱学森心里早有猜疑,但他压根儿没想到,美国人的动作会这么快,一句话的功夫,就能把一个世界知名的学者变成囚犯,这事儿真是太荒谬了。

为了救出钱学森,我国立刻跟美国商量起来,周总理提出的条件让美国大吃一惊,这么吸引人的条件,他们根本没法说不!

那咱国家到底拿出了啥好处?咋就让美国这么惊讶呢?

1949年3月25日,新华社向全球宣告: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还有毛主席等一众领导,都已经平安抵达北平啦!

没多久,毛主席和朱德一起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号令,随着国民党军队的不断失败,新中国马上就要成立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球。

远在大洋彼岸美国的钱学森,一看到报纸上的新闻,立马高兴地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心里那个乐啊,简直憋不住,差点就喊出声了。

他手里拿着报纸,兴高采烈地对老婆说:“盼了这么多年,咱们该回家啦。”

1935年,钱学森想学到美国的高科技知识,就努力去考了美国的公费留学机会。他心里一直牢记着“为了中国强大而学习”的信念,这个信念就像深深地刻在他心上一样。

进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系,钱学森拜了全球知名的力学大咖冯·卡门为师。在卡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钱学森整天泡在实验室里,一门心思钻研航空工程的理论和应用力学。

按照卡门教授的说法,他从未碰到过如此勤奋刻苦的学生,每当大家休息时,钱学森几乎总是待在实验室里。

没多久,钱学森就迎来了人生的首个大突破,他与卡门教授携手攻克了高速空气动力学难题。钱学森这个名字迅速传遍全球,他也因此成为美国着力栽培的人才,那时的他,犹如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星。

只用了短短几年,钱学森就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并且在加州理工学院当上了讲师,后来还升为了副教授。

就算在冯·卡门老师离职以后,钱学森也拿起了卡门教授办公室的钥匙,变成了新的领头人。

1947年,多亏了冯·卡门教授的引荐,当时只有36岁的钱学森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这下子,钱学森可出名了,全世界都在关注他,亲朋好友也都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这一年,他回家看望亲人时,还受到了像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很多大学的邀请,去举办了好几场演讲。

每当钱学森上台演讲,看到台下那些渴望学习的年轻学生,他就好像回到了自己当年辛苦求学的日子。

他老想着能凭自己的本事,把这些学问传给更多的学生。

所以就算美国给了他很多荣誉,非常重视他,钱学森也没有忘记初心。他一直记得自己到美国学习的初衷,就是要掌握更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回报养育他的祖国。

现在中国好不容易迎来了和平,碰上西方国家封锁咱们,军事技术又落后,特别需要像他这样的高科技人才。

小时候的梦想,现在终于有机会实现了,钱学森当然非常高兴。

说来也巧,共产党的想法和钱学森不谋而合。

1949年5月份,按照中央的要求,中科院院士曹日昌自己动手写了封信,然后通过在美国的中国科学院工作者协会负责人葛庭燧教授,把这封信交给了钱学森。

虽然钱学森以前也经常收到家里的信,但这封信对他来说,还有那些在外求学的很多人,都有着特别不一样的意义。

在信里,曹日昌替中央邀请钱学森回国,话说得特别真心实意,情感也很急切,这让钱学森心里又一次激荡不已。特别是当他读到“新中国刚起步,特别需要像您这样厉害的科学家”时,钱学森心里头别提有多高兴了。

信虽然不长,但钱学森反复读了好几遍,接着他毫不犹豫地给美国军方寄去了两封辞职信,表示想离开美国国防部的空军咨询团。

这时候,钱学森心里装着建设强大祖国的梦想,他毅然决然地不听朋友和老师的劝阻,辞掉了在美国的所有职位,简单打包好行李,就盼着能早点回到祖国。

其实大家不知道,钱学森一递上辞职信,美国那边就立马有了反应。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一直对中国实行封锁,从经济和政治上给中国施加双重重压,让中国的发展非常困难。这时候,美国当然不乐意让像钱学森这样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回到中国,为国家出力。

没过多久,有关钱学森的一场秘密调查就悄悄进行了。

起初,美国方面对钱学森的态度没啥怀疑,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后来发现,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期间,曾用约翰·戴克这个名字,悄悄加入了美国共产党的122小组。

但当问到钱学森时,他却直接否定了这件事,说自己压根儿就没听过“约翰·戴克”这个名字。

这时候,钱学森才明白过来,美国其实压根儿就不想让他回中国,那些说法不过是找个理由罢了。

没过多久,事情就真的如大家所料的那样,美国的海军、陆军和空军一起发了个通知,不让钱学森参与机密研究了,还收回了他的涉密研究许可。

面对美国突然的打击,钱学森心里非常担心,他忍不住对妻子说:“我能感觉到,有股‘怀疑的阴影’正朝我笼罩过来。”

果然不出所料,从那以后,钱学森的一举一动,都好像有人在背后偷偷盯着似的。

钱学森给加州理工学院交了辞职信后,没多久就接到美国政府人员的电话来问缘由,他实话实说,但美国那边一直揪着不放。

他跑到国务院去,想要申请正式的出国批准。可当他打算买回中国的船票时,却被告知没法买。好在有国际商业联合会的帮忙,钱学森最终才成功订到了8月中旬回国的飞机票。

之后,他把行李送回了上海家里,接着又忙活着准备回国的事情。

同时,中央政府也一直在设法帮忙,想让钱学森能够顺利回国。

为了让离开美国的事光明正大,钱学森专门去见了老朋友金贝尔,可没想到,这位老友竟然给美国司法部打了个电话,说:“钱学森掌握着美国导弹工程的所有核心秘密,他一个人的价值能顶五个海军陆战队,宁可杀了他,也不能放他回中国。”

钱学森一到洛杉矶机场,就被美国给拦下了,不让他离开。

钱学森只好先回到华盛顿,盼着能有机会回国。可没想到,美国联邦调查局一点面子都不给,把他的8箱行李翻了个底朝天。为了给他扣上罪名,他们还大张旗鼓地开了场记者会,说钱学森想偷偷把美国机密带回中国。

钱学森就这样一直在华盛顿盼着回国,可他却因为被指控“想带走机密文件”而出不了境,被美国给扣下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直接冲到钱学森家里,把他抓起来好好查了一番。

在圣佩德罗城外,有个长条形的小岛,钱学森就被囚禁在那儿的一个联邦监狱里。在那里,美国的狱警对他百般折磨,但每当蒋英他们来探望,钱学森总是笑着迎接,好像一点也不为自己的境况发愁。

钱学森心里明白,他背后有着强大的祖国在全力支持着他。

钱学森等人想回国时,美国进行了阻拦。得知这事后,中央很快就向美国提出了抗议,并且一直在国际上给美国施加压力。

那时候的新中国,处境挺艰难的,既有内部问题也有外部威胁。但为了让钱学森这些科学家们能平安回家,周总理和毛主席真是费尽了心思。

中央不断寻求苏联及国际组织的协助,为钱学森争取回国机会。

在受了15天的苦头后,钱学森终于被放了出来,这时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之后,很多人都在为钱学森的事情操心忙碌。5年里,他被软禁,不得不频繁搬家,但这从没动摇过他的决心。他一直非常想回国,到了1955年,钱学森巧妙地利用烟筒里的卷纸,把信息传回了祖国。

周总理看了这封信,高兴得不得了。那时候,日内瓦会议正开着呢,周总理在会上狠狠地批评了美国,可美国压根儿不当回事儿。想了一宿,周总理最后下了一个特别大的决心。

8月1号以后,在中美大使级会议上,周总理主动跟美国说:“我们打算放了阿诺德他们11个飞行员,也希望你们能有点诚意,让咱们中国的老百姓能顺顺利利地回家!”

这些飞行员是因为偷偷飞进中国领空被我们逮住了。想想看,培养一个飞行员要花好多钱呢,这事儿要是传出去,美国在国际上的面子肯定要受损。

所以,中国开出的条件实在太吸引人,美国最后也就答应了。

9月17号,多亏了中央的帮忙,钱学森和他夫人终于能够启程回国了。

这五年间,他不仅把以前的研究做了个总结,而且一直没停下研究的脚步,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天地,成果满满。

所以钱学森一回国,就急不可待地开始研究中国的科学领域。尽管当时中国的设备陈旧,实验设施不健全,有的实验根本没法做,但钱学森从没因为这些艰苦条件而打退堂鼓。相反,他觉得这正是自己回国要面临的挑战和价值所在。

去东北考察的路上,负责筹建哈军工的陈赓问:“咱们国家现在能造导弹不?”

钱学森眼神坚毅地说:“行!为啥不行呢?咱们中国人从来都不比外国人差!”

没过多久,周总理他们就亲自接见了钱学森,并且把航空和导弹研究的重任全部托付给了他。

1956年的时候,钱学森被选为了中科院院士,从那时起,他就正式着手导弹的研究工作了。

1960年,钱学森在成为共产党员一年后,他亲手带头设计的第一颗液态探空火箭顺利升空,这让中国的导弹事业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之后的钱学森亲自负责了所有的短程地对地导弹以及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的试验。

可以说,钱学森为新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并且他还当上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院长。

之后,钱学森也投身到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的研发中,填补了中国在这块的空白,让中国的国防技术有了新的飞跃。

钱学森,他的价值抵得上美国五个陆军师,成为了新中国军事科学方面的领头人物,给新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不管要花多大的成本,对新中国而言都是划算的。

2 阅读: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