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可怕的病毒悄然在非洲南部蔓延开来。原本生机勃勃的国度因这位不速之客而变得死气沉沉。
这个国家叫斯威士兰,坐落在南非东南方向,曾以风土人情闻名于世。
艾滋病毒的肆虐让这片土地成为人间炼狱。
面对国内感染率飙升至近40%的严峻形势,国王姆斯瓦蒂三世做出了一个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下令全国禁欲5年!
汹涌而来的死亡浪潮斯威士兰,这个坐落在南非东南方向的内陆小国,原本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20世纪80年代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降临,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
1987年,斯威士兰发现了境内首例艾滋病感染者。
起初,人们并未将其放在心上,认为这不过是个别现象。
然而,病毒并不会因人类的忽视而停止传播的脚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者的数量开始呈现几何级增长的趋势。
1992年,斯威士兰官方记录在案的艾滋病感染者累计达到238例。
对于这个人口刚过百万的国家而言,感染率虽不算高,但已经拉响了警报。
卫生部门开始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然而收效甚微。
仅仅6年后的1998年,感染人数便猛增至近2000例,是1992年的8倍有余。
21世纪初,艾滋病在斯威士兰全面爆发。
2002年,全国艾滋病感染率达到34.2%,到了2003年更是攀升至38.6%。
换言之,在这个南部非洲小国,近四成的成年人感染上了这种可怕的病毒。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据此估计,到2010年时,斯威士兰约15%的未成年人将沦为孤儿。
然而,现实的惨烈程度远超预期。
2005年,这个内陆国家登记在册的孤儿人数已经突破8.8万。
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无数个生命英年早逝。
曾经,斯威士兰的周末洋溢着欢声笑语,到处可见情侣携手参加婚礼。
而今,葬礼取代了婚礼,成为了这里最常见的集会形式。
父母亲手将孩子送入坟墓,孩子们则在泪水中送别双亲。
是什么导致了斯威士兰如此迅速地坠入病毒的地狱?这其中有诸多原因。
大量的跨国务工人员来回奔波,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经济的贫困导致了性交易的盛行;医疗水平的落后则让感染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面对艾滋病毒的肆虐,政府显得手足无措。
2003年伊始,时任首相的西布西索·德拉米尼在新年致辞中不得不承认,过去一年国内的防治工作并未取得成效,感染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攀升。
他表示政府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遏制疫情的蔓延。就在举国上下都在为艾滋病防治问题焦头烂额之际,一个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消息传来——国王姆斯瓦蒂三世发布了一项名为《禁欲法》的法令,要求全国人民禁止一切性行为,为期5年!
这位南部非洲的君主显然认为,艾滋病的扩散皆因人民放纵,只要管住裤腰带,就能控制疫情。
法令还规定,若有男子违反禁令,就要交出一头牛作为惩罚;女子若不遵从,则不得在头上佩戴少女贞操带,以此彰显她们的"罪行"。
国王愈发荒唐的作为,终究激起了民愤。
2001年,300多名妇女集体摘下贞操带示威,抗议《禁欲法》对女性权益的剥夺。
次年,德拉米尼状告国王的事件,更是让这位君主的公信力跌至谷底。
尽管相关诉讼以原告撤诉草草收场,但臣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已经一目了然。
专制君王的至高权力在斯威士兰,国王不仅是国家元首,更被视为人民的父亲和神的化身。
然而,这个位高权重的头衔,却让姆斯瓦蒂三世渐渐迷失在了权力的迷宫中。
作为非洲最后一个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斯威士兰的政治体制可谓独树一帜。
国王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甚至连议会也只能在他的授意下运作。
在这样一个体系中,姆斯瓦蒂三世的一言一行,便成了这个国家的方向标。
然而,这位国王似乎并不满足于手中的大权。
2005年,新的宪法草案出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取消了对国王权力的诸多限制。
新宪法不仅赋予国王解散议会、罢免首相的权力,更规定他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可以随意处置国库。
消息传出,立即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
许多人将其视为国王进一步扩张权力的信号,担心这个本就脆弱的国家会彻底沦为独裁者的囊中之物。
一些反对派人士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新宪法无异于"姆斯瓦蒂三世的独裁宣言"。
然而,民众的反对并未撼动国王分毫。
在议会的配合下,新宪法最终还是通过了。
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议员表示,他们别无选择,若敢于反对国王的意志,随时可能被撤职或投入大牢。
权力的进一步集中,让这位君主愈发为所欲为。
2008年,姆斯瓦蒂三世斥巨资购买了一架价值4600万美元的私人飞机,供自己和王室成员使用。
同年,他又耗资1500万美元,为13位王妃每人置办了一辆豪华轿车。
国王的挥霍无度,与斯威士兰的民生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这个国家的人均GDP高于大多数非洲国家,但贫富悬殊十分严重。
据统计,斯威士兰最富有的20%人口占有全国80%以上的财富,而最贫穷的20%只能瓜分不到3%的蛋糕。
姆斯瓦蒂三世显然对这种不平等视而不见,他的各种举动无一不在彰显自己作为王室成员的特权。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任何异议都不被允许。
2003年,一批工会和反对党人士组织了大规模示威,要求实行民主改革。
然而,他们很快便遭到了残酷镇压。
警察和军队武力驱散人群,数十人被捕,更有人失踪或遭到酷刑。
面对国际社会的谴责,姆斯瓦蒂三世却毫不在意。
他一再声称,斯威士兰的国情特殊,不适合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
在他看来,君主专制才是维系这个国家稳定的最佳途径。
他甚至公开宣称,自己就是斯威士兰的民主。
在芦苇节、订婚丑闻等事件中,姆斯瓦蒂三世已经表现出了独断专行的一面。
而在面对国内的民主诉求时,他更是暴露出了冷酷无情的本性。
在这位国王眼中,臣民不过是任其摆布的棋子,而所谓的民主,更是对他权力的最大威胁。
于是,在权力的迷宫中,这位国王愈走愈远。
他用铁腕镇压异己,用奢靡糜烂麻痹自己,更用所谓的国情特殊为独裁辩护。
在他统治下的斯威士兰,绝对的权力导致了绝对的荒诞,君主制沦为了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整个国家则越来越深地陷入了贫穷与混乱的泥淖。
民主改革之路漫漫斯威士兰在姆斯瓦蒂三世的统治下,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暗流涌动的民主诉求却从未停止。
随着国王独裁统治的日益加剧,反对派力量也愈发壮大起来。
2011年,斯威士兰爆发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民主示威。
数千名工人、学生和活动人士走上街头,要求结束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改革。
他们高呼口号,举着写有"民主""自由"等字眼的标语,场面异常壮观。
然而,和过去一样,示威很快遭到了残酷镇压。
警察发射催泪瓦斯驱散人群,并逮捕了数百名参与者。
一些领导示威的工会领袖更是被指控犯有煽动叛乱罪,面临长达25年的监禁。
镇压虽然暂时平息了表面上的骚乱,但并未熄灭人民的民主火焰。
斯威士兰最大的反对党人民联合民主运动继续通过各种途径,为推翻君主制而斗争。
他们印制传单,组织集会,更在国外为斯威士兰的民主事业四处奔走。
2013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一批流亡海外的斯威士兰民主活动人士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抗议姆斯瓦蒂三世的出席。
他们手举标语,高喊口号,要求国际社会关注斯威士兰的人权状况。
这一行动引起了与会各国的广泛关注,姆斯瓦蒂三世本人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示威归来后不久,姆斯瓦蒂三世罕见地做出了一些姿态。
他宣布解除对所有政党的禁令,允许它们自由开展活动。
他还承诺将修改宪法,赋予议会更多权力。
一时间,斯威士兰上下都为之一振,人们纷纷期待君主专制乃至君主立宪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姆斯瓦蒂三世的承诺很快就被证明是一纸空文。
政党虽然获得了合法地位,但它们在议会选举中依然处于劣势。
国王不仅保留了任命首相和内阁的权力,更利用各种手段操纵选举过程。
宪法修正案更是遥遥无期,议会仍然受制于国王,无法对其形成有效制衡。
民主的希望再次破灭,但反对派并未就此罢休。
2014年,一批活动人士冒着被捕的风险,在首都曼齐尼的街头公开烧毁了国王的照片。
此举在斯威士兰史无前例,震惊了全国上下。
姆斯瓦蒂三世勃然大怒,下令彻查肇事者,并再次收紧了对异见人士的控制。
此后数年,斯威士兰的民主运动陷入低谷。
大批反对派领袖被捕入狱,更多人则选择逃亡国外。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民主力量获得了一次异军突起的机会。
2018年,南非大法官穆尔·莫森克被任命为斯威士兰高等法院的法官。
这位素有"异议法官"之称的人物,曾经多次就南非前总统祖马的腐败问题直言不讳。
在走马上任后,他很快就对姆斯瓦蒂三世构成了威胁。
莫森克法官在一系列判决中,公开挑战了国王的权威。
他裁定,君主制并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国王对司法的干预属于违宪行为。
他还在判词中指出,只有通过民主改革,斯威士兰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姆斯瓦蒂三世对莫森克法官的言论深恶痛绝。
他多次通过司法部长,向南非施压要求撤换莫森克法官的职务。
然而,莫森克法官并未退缩。他继续通过各种判决,向斯威士兰的君主专制发起挑战。
莫森克法官的出现,无疑为斯威士兰的民主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他的鼓舞下,反对派力量重新集结,再次走上街头呼吁改革。
面对民意的压力,姆斯瓦蒂三世不得不对某些政策做出让步。
然而,君主制本身依然岿然不动,民主之路仍旧漫长而艰难。
2019年12月22日冬至!在没有择日的情况下,把奶奶和二伯的坟墓挖开掘出金埕骨灰,又把爷爷的坟墓挖掘开,再把挖掘出奶奶和二伯的金埕骨灰埋在爷爷坟墓里,之后惨事发生:亲堂大哥和四叔出意外死亡,二伯母和四婶出意外死亡!外嫁的亲堂姐一家四口出车祸全死亡了!亲堂大哥的儿子去当兵意外死亡!
民主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