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边最强武将!皇帝亲自穿丧服祭奠

猴痞故事会 2023-12-03 21:50:33

在回溯曹魏时期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发现其中一位引人注目的武将,即夏侯惇。尽管他在正史《三国志》中被并列为“五子良将”之一,与张辽、乐进、徐晃、于禁和张颌一同传世,陈寿更是给予了“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高度评价,但深入研读夏侯惇的事迹,我们发现他在曹魏的军事层面担任的官职主要是前将军、后将军以及左右将军,而非直接参与军事决策的大将军。

夏侯惇与演义小说中独眼龙形象大相径庭,更有可能是一位儒将,其名“惇”本身就蕴含着温和之意。在曹操集团武装部队创建之初,夏侯惇便为曹操拉起第一支队伍,扮演着武装力量的奠基人。当时,夏侯惇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为曹操拉起了第一支队伍,可谓是曹操集团武装部队的奠基人。

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时,夏侯惇被任命为司马,级别高于曹仁和夏侯渊的别部司马。在迎接汉献帝的重要场合,夏侯惇作为曹操的代表最先迎接了皇帝。在面对天子时,夏侯惇的谈吐举止得体,成功完成了迎接汉献帝的任务。这表明夏侯惇在曹操眼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夏侯惇在曹操决定命运的官渡之战中,担任河南尹,相当于前敌战区总司令的角色。在成功击败袁绍后,曹操任命夏侯惇为伏波将军,将他与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相提并论,显示了曹操对夏侯惇的高度赏识。夏侯惇在军中不仅是督战全军的主将,还展现出卓越的内政和治理才能。在担任济阴太守期间,夏侯惇改良河流,建蓄水池,亲自率领士兵耕田,成功避免了缺粮的危险,为百姓谋福利。

与演义中强调武夫性格的形象相反,夏侯惇在历史记载中展现出极高的情商。为表达忠心,他多次上书希望曹操封他魏官,拒绝了汉朝的官职,将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夏侯惇对知识的渴求表现在多次拜访名家讨论学问的记录中,呈现出他对学术的浓厚兴趣。

直到曹操去世,曹丕称帝,夏侯惇才受到任命为大将军。他的去世在220年四月发生,曹丕亲自为其发丧,显示了夏侯惇在曹魏政权中的图腾式地位。233年,夏侯惇去世多年,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时,仍然对他表示了崇高的礼遇,突显了其在曹魏政权中的持久影响。

夏侯惇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在曹魏政权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内政才能,使得他成为古代历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