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开年,比亚迪接连打出了好几张王炸,其中最能震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要属16.98万元起的汉唐荣耀版。
比亚迪喊出“电比油低”口号之后,国内以长安启源为首的9家车企,在几天之内接连宣布降价,而车迷方面的讨论更加热烈。
“库克看到比亚迪汉唐的价格,苹果都不造车了!”
“小米连夜改了PPT 的价格!”
如此大规模的反响和造梗,一方面证明了比亚迪在10-20万元的新能源车型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另一方面证明了比亚迪如此密集的轰炸已经形成了认知效应。

相比较去年的“油电同价”,比亚迪今年的王炸是“电比油低”,让新能源汽车除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比燃油车低,也在购买时就享受到比日韩中低端合资车企更低的价格。
比亚迪之所以能将价格降到如此惊人的程度,离不开他们的成本控制力。
与很多新能源车企不同,比亚迪采取的是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除了玻璃、轮胎等少数零部件之外,其他部件都是比亚迪自己设计、研发、生产的,尤其是核心技术和零部件。
很多人认为比亚迪最开始做垂直整合,是为了降低成本,但这只是其带来的好处之一。王传福早期的根本目的,其实是技术的集成和创新。
垂直整合一方面带来了技术集成,另一方面带来了规模化效应,而规模化又在成本端带来了数倍的降本效果,形成了一个正循环的过程。

垂直整合带来的规模化效应的另一个例子是苹果手机,而即使是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生态链的苹果,也在长达十年的投入之后放弃了造车。
比亚迪对成本的控制力,从他们的财报中就能看出来,即使是在去年车企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下,比亚迪的毛利率依然在一路高歌。
根据2023年上半年的中期报告,比亚迪的毛利率上涨到20%,而老对手特斯拉受不断降价的影响,毛利率下降到17.9%。
比亚迪带来的降价潮,对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正如上文所说,比亚迪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之后,已经有9家车企跟上了降价的队伍。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再现2010年左右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场景,在比亚迪的无差别火力覆盖下,没有车企能够置身事外。
16.98万元起的汉唐荣耀版代表着,在20万元级别的国产新能源车市场中,比亚迪正在开辟一种全新的场景,真正推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步入“开元盛世”。
而头部企业的降价潮,表面看起来像是“老大”、“老二”的地位之争,实则是对末尾企业的“绞杀”。2024年,汽车行业集中度的大幅提升,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

而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比亚迪的降价,让燃油车再次破防。电动汽车行业的内卷和厮杀,将把好处带给消费者。
更低的价格、更高性能的车型、更好的售后服务、更全面便捷的新能源配套服务,将大幅挤占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
几十年来,大件产品一直在随着通胀而涨价,汽车却反其道而行之。
以前一辆动辄20多万的合资车,还不是普通家庭能随便拥有的消费品,但现在,即使是质量提升了几倍的车,价格却比以前更低,更多的家庭在拥有了第一辆车后,能够考虑根据不同的需求安排第二辆、第三辆车。
这背后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对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对产业链的整合把控。
“电比油低”的背后是“电革油命”,比亚迪在开年,用秦PLUS荣耀版,拉开了车企价格战的序幕,留给合资企业A级车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合资企业如果想打赢这场仗,必须要保住B级车最后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