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景:长桥不长,那么有多短呢?

天成聊旅游 2023-07-14 01:19:00

杭谚云: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

长桥到底长不长?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这长桥啊,曾经长过,也短过,如今又"长"了。

南宋时期的长桥,长达1000米。

史载:宋钱湖门外,水口甚阔,有桥横跨湖面。桥分三孔,有亭临之,长有里许,壮丽特甚,是为长桥。

当时,桥上有三道水门,桥中间有一座亭子。

桥的两头,种满了桃花垂柳和海棠。

夕阳一扫,金色的桥洞,倒映在湖面上,十分壮观。

南宋之前的长桥,之所以长,是因为当时西湖南山一带的溪水,由长桥溪汇入西湖,此处入水口较大,西湖水面较高,导致湖水漫灌,因此建长桥以缓冲,水门起到拦水的作用。

但斗转星移,时光变迁,西湖的形态始终在变。

随着西湖水源减少,湖面下降,又因西湖淤泥堵塞,长桥所在湖面变为旱地,长桥也只剩下一小段桥的遗迹了。

那么,这座不长的长桥,还在吗?

老郑翻了资料,据说南山路下的那座桥,是真正的老长桥。

看上去一点也不起眼,就一辆公共汽车的长度,普普通通,其貌不扬,无论如何不会联想到长桥。

所谓长桥,就是架在长桥溪上的桥。

那条溪,自古有之,从玉皇山脚一直流过来的,经长桥而入西湖。

不过,为了严谨起见,此桥是否为真长桥?还是请看官给予斧正。

长桥到底有什么爱情传说?

说起长桥,很多人马上想起梁祝,梁祝是中国四大爱情传说,家喻户晓。

据说,梁祝的“十八相送”,就是走在这么短的长桥上饯别,来回送了十八次,桥不长,情意长,表达了“依依不舍”。

其实,真实《梁祝》的“十八相送”与长桥没有半点关系。

“十八相送”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个美丽场景。按照传说,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十八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北,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而两家到书院的路都必须经过曹桥,曹桥到书院为8里。

这十八里路上,满是浪漫和美好,对于梁祝来说,这十八里路显得太短太短。

说梁祝与长桥有关,应该是后来越剧《梁祝》改编的。

越剧里,把“十八相送”的地址变成了长桥,把红罗山书院改成了万松书院。

巧得很,长桥与万松书院,确实不远。

但长桥确实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南宋。

南宋淳熙年间,钱塘书生王宣教和少女陶师儿欲自由恋爱,为陶母所阻。

八月中秋之夜,双双来到长桥,一起投水而死。桥下遂开两朵玉芙蓉。

为纪念这对忠贞不渝的恋人,后人又把长桥称为双投桥。

一个化蝶,一个开花。

你看,恋人殉情故事的内核,都是相似的,只是表现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

一座长桥,发生了两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长桥顺势成了杭州三大爱情桥之首。

难怪现在年轻人拍婚纱,喜欢到这里来取景,寓意忠贞。

长桥,到底该怎么称呼?

真长桥,静静地卧在长桥溪上,朴素的让人忽视了它。

而长桥公园,怎能没有长桥?

于是大家习惯于把这座曲曲折折、紧贴湖面的石板桥称之为“长桥”。

它由精致小亭和跃起于水面的三座小拱桥组成,确实长,而且优美。

这是2002年西湖南线改造时,为合古意而新建的,有一“夕影亭”相伴。

这座曲曲折折长桥,有关部门立碑,称之为“双投桥”。

前面说了,双投桥就是长桥,是长桥的别名,并非两座桥。

杭城老百姓把这段桥,简称为“长桥”,也没问题。

毕竟,这漂漂亮亮的、曲曲折折的桥,不就是脱口而出的显而易见的长桥嘛。

我想,有关部门称这段新建的桥为“双投桥”,而不是长桥,可能出于以下考虑。

1、真的长桥还在呢,新建的,就不能再叫长桥了。

2、双投桥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实为长桥。

3、取古意助游兴,意象有了,风景就有了。

但,坦率地说,谁记得住“双投桥”这么拗口的名字呢?

老郑还是建议,不妨把这桥,叫“新长桥”!

因为真正的“老长桥”还在附近长桥溪上,称为“新长桥”,可以让桥的文化脉络,得以传承。

后记

今天站在这座新建的长桥上,可以远眺湖中三岛,近观雷(lei)峰夕照,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历代文人画家也多爱取景于此。

尤其是西湖夏日的夕阳,夕如破壁。湖中倒映山峰古塔剪影,晚霞镀塔似佛光普照,呈于目,会于心, 意境深远。

个中美妙,有诗画境界,更有人生境界。

是每一位到西湖游玩的游客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您对这个景点有什么印象?欢迎留言讨论,或许能帮到大家。

图文原创不易,欢迎关注,感谢点赞转发!

0 阅读:25